智能網作為一個公共的業務平臺是在不斷的演進,ITU-T到目前為止對于智能網逐步定義了四個能力集(CS,Capability Set):CS-1、CS-2、CS-3、CS-4。
ITU-T于1992年3月完成并第一次發布了IN能力集1(IN CS-1)的標準。CS-1主要局限于電話網中的業務,其定義了25種智能網業務和38種業務特征,主要業務包括記賬卡業務(ACC)、被叫付費業務(FPH)、虛擬專用網(VPN)、電子投票(VOT)、大眾呼叫(MAS)、廣域CENTREX(WAC)、通用個人通信業務(UPT)等,目前現網上主要實現的能力集是CS-1。
后續能力集的業務主要致力于移動性以及智能網與其他網絡(如移動網、B-ISDN、Internet等)的互連。
1997年ITU-T推出了IN CS-2標準,CS-2增加了對個人移動和終端移動的移動通信的支持能力,為了滿足網間通信的需要,還增加了網絡互聯能力,它主要提供3類業務:網間互聯類業務、多方控制類業務和移動類業務;如全球虛擬專用網(GVPN)、網間被叫集中付費(IFPH)、網間電話投票(IVOT)、網間大眾呼叫(IMAS)等業務。
ITU-T在進一步制定業務更多、能力更強的IN CS-3、IN CS-4等標準。1997年1月ITU-T的11研究組(智能網研究組)召開了會議,明確了IN CS-3的研究內容和實現目標。當時對IN CS-3的研究分為IN CS-3.1近期目標(1997年~1998年)和 IN CS-3.2中長期目標(1999年~2000年)兩個階段。1998年5月在ITU-T的11研究組召開的會議上,與會代表一致要求盡快推出IN CS-3標準,以滿足市場的需要,因此ITU-T決定將IN CS-3.1定義為IN CS-3,于1999年初推出了IN CS-3標準,并將IN CS-3.2定義為IN CS-4標準。
IN CS-3基本上沿用IN CS-2的體系結構,對IN CS-2體系結構和呼叫處理模型不做大的改動。IN CS-3的研究內容包括:對IN CS-2能力的加強、智能網與互聯網的綜合、智能網支持移動的第一期目標等。CS-3對CS-2能力進行了一定的加強,而且還研究智能網與Internet的結合,以提供用于多用戶、多連接、多媒體的寬帶業務。
2001年ITU-T推出了IN CS-4標準,CS-4是CS-3能力的擴展,IN CS-4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IN與B-ISDN的綜合、IN支持移動的第二期目標等。提供寬帶視訊業務、寬帶檢索業務、寬帶移動網上的UPT等業務。IN與B-ISDN的綜合是智能網21世紀發展的要點,它的宗旨是要用IN的控制方法在B-ISDN寬帶網上提供各種寬帶多媒體業務,如寬帶視頻會議、視頻點播(VOD)、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多媒體信息業務等。
CS-1和CS-2是目前在傳統電信網內構造智能網所用的最基本的技術,CS-3和CS-4雖然實現了IN與IP互通的方案,但是并沒有解決跨網提供混合業務的能力問題,隨著軟交換技術的引入,新一代的更靈活、更開放的業務平臺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