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5028-2005《國內衛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通信系統工程設計規范》,對VSAT系統的組網有以下相關技術要求。
VSAT網由通信衛星轉發器、主站和端站組成.其相互間的關系見圖1所示。VSAT網按其拓撲結構劃分,可分為星狀網、網狀網和混合網三種類型,組網時可靈活采用不同的網絡結構。VSAT星狀網以主站為中心,主站與端站之間有直達的信道,端站之間的通信必須經主站處理、轉發;VSAT網狀網中,任意兩個VSAT端站之間均可經衛星一跳直接建立通信;VSAT混合網為網狀網和星狀網的混合應用;VSAT網的監測、控制、衛星信道的分配以及通信鏈路的建立均由主站完成。VSAT網可作為稀路由的話音、數據、圖像和Internet接入業務等傳輸手段使用。
圖1:VSAT網結構圖
VSAT系統的多址聯接方式可分為頻分多址(FDMA)、時分多址(TDMA)、碼分多址(CDMA)等。VSAT網的信道分配方式可分為固定分配、動態分配和按需分配三種方式。VSAT網的信道分配方式應考慮下列因素:1)較高的衛星信道利用率;2)較短的響應時間;3)較好的穩定性;4)能承受較惡劣誤碼條件及設備性能惡化條件;5)結構簡單,價格低廉。
VSAT網應根據用戶的業務類型、業務量、通信質量、響應時間等要求進行設計。當業務以傳輸數據為主時,宜采用星狀網的拓撲結構;當業務以傳輸話音為主時,在經濟條件允許時,宜采用網狀網的拓撲結構;當業務遠期需建網狀網時,在近期建網時應統一考慮。VSAT網應具有較好的靈活性和較強的適應能力,能適應網絡規模擴展、業務量的增長和新業務的增加等變化的需要。VSAT網應具有較好的經濟性,做到投資省、效率高、系統可靠。網絡接口應具有支持多種網絡接口和通信協議的能力,并能根據用戶具體要求進行協議轉換。網絡應具有獨立的網絡監控和管理能力,設備便于操作和維護。
VSAT網的系統傳輸性能要求應符合規定要求,具體了解的請進入;VSAT網的接口與接口信令要求應符合規定要求,具體了解的請進入;VSAT網的編號方案及撥號方式應符合規定要求,具體了解的請進入。
VSAT網的同步要求:星形VSAT網采用主從同步方式。主用時鐘應優先選用高精度的外部時鐘源;主站內部時鐘的精度應優于1×10-6。當VSAT系統與用戶設備的接口按DCE配置時,數據流中的同步信號由VSAT系統提供;當VSAT系統與用戶設備的接口按DTE配置時,數據流中的同步信號由用戶設備提供。當VSAT網與公眾網相連接時,主站應采用公眾網的時鐘為主時鐘。網狀VSAT網采用的同步方式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準同步方式或主從同步方式。主站設備應提供外部時鐘接口,并具有內外時鐘自動倒換功能。
VSAT網管系統要求:VSAT網管系統應具備的功能應包括故障、告警和維護管理功能;系統配置管理功能;資源占用管理功能;統計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具備遠端外部環境事件告警和控制管理功能。網絡管理軟件應能適應網絡擴容的需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考慮網管系統異地備份。
VSAT網管系統管理應包括配置管理、資源占用管理、統計管理、網絡監控管理、故障管理、操作員管理、安全管理和虛擬網絡管理。配置管理主要是對網絡中硬件的管理。其中包括VSAT小站的增/減、查看及修改配置參數,設定網絡部件的狀態:主用/備用、運行/維護/關閉等狀態,軟件下行加載用戶優先級設置等。資源占用管理包括外向、內向信道的增加和刪除、時隙分配、流量控制、禁止對頻率資源的非法占用等。統計管理主要包括網絡事件登錄,內向、外向業務統計,各端口業務統計,各內向接入方式業務統計、統計結果的報表生成及顯示/打印等。網絡監控管理的內容包括:1)完備的狀態屏幕顯示:從展示全網概貌及總體狀態/配置的網絡地圖、網絡部件狀態、每一次數據通信期間狀態的詳細信息等的各級屏幕顯示。2)網絡狀態的實時監控:集中的和授權下遠端的監視及控制;采集網絡狀態,并生成可顯示/打印的報表;網絡測試;通路完好性測試;時延測試;擁擠測試等,主站和小站EIRP自動控制。故障管理主要包括故障分級分類,本地及遠程的故障診斷,故障報表的生成及顯示/打印,主備自動切換,聲、光報警。操作員管理主要包括操作員權限定義,操作員廣播信息,遠端連接的控制終端的管理。安全管理是數據VSAT網特有的,包括隔離故障網絡節點、數據加密。虛擬網絡管理也是數據VSAT網特有的功能,包括端口級的虛擬網的定義,僅面向某虛擬網的網絡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