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線電視系統
有線電視系統由早期的模擬系統,發展為今天正在普及的數字系統,因此其標準也有數字和模擬之分。
1、模擬標準
1)系統標準
我國的第一個有線電視國家標準是GB 6510-1986《30MHz~1GHz聲音和電視信號的電纜分配系統》。它是有線電視的系統非常主要的基礎標準,編制依據是國際標準IEC 728。主要內容由四個部分組成:有線電視常用的基本名詞術語的定義;有線電視系統技術參數的測量方法;有線電視系統電氣性能要求;有線電視系統安全要求。
1997年實施其修訂版GB/T 6510-1996《電視和聲音信號的電纜分配系統》
GB 50200-1994《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是由國家計委和建設部提出,由武漢市廣播局負責編制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主要內容是有線電視系統及其各組成部分的工程設計、技術指標分配、工程施工和驗收,其中部件安裝和線路敷設,防雷、接地與安全防護,供電方面有獨到之處。
2)設備標準
有線電視設備標準有兩套,一套是國家標準GB/T 11318.x系列《電視和聲音信號電纜分配系統設備與部件》,另一套是廣電總局的入網技術條件和測量方法。
●GB/T 11318.1是通用規范,它規定了電視和聲音信號電纜分配系統設備與部件的一般要求和試驗方法,性能參數要求和測量方法,環境適應性和試驗方法,可靠性和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GB/T 11318.2到GB/T 11318.14的標準名稱分別是:導頻信號發生器;電視調制器;頻道處理器;頻道變換器;混合器;放大器;干線放大器;電源設備;分配器和用戶分支器;衰減器和濾波器和均衡器以及陷波器;系統輸出口;避雷器的通用規范。
●入網技術條件和測量方法是廣電總局為簽發入網許可證而編制的部頒標準,如GY/T 153-2000《有線電視可尋址用戶管理系統終端控制器人網技術條件和測量方法》規定了有線電視可尋址用戶管理系統終端控制器的性能參數要求和測量方法,適用于有線電視網絡的設計、運行、維護和驗收,是有線電視可尋址用戶管理系統終端控制器入網檢測的依據。
2、數字有線電視標準
GY/T 170-2001《有線數字電視廣播信道編碼與調制規范》規定了在有線電視廣播系統中傳輸數字電視的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適用于有線傳輸的數字多路節目/高清晰度電視業務分配的信道編碼和調制系統。
“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編制數字電視接收設備方面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二、多路微波分配系統(MMDS)
多路微波分配系統(MMDS)主要用于遠離市區的地區的有線電視網的覆蓋,多用于集體接收的有線電視節目傳送分配。模擬多路微波分配系統的系統標準是GY/T 132-1998《多路微波分配系統技術要求》。
GY/T 171-2001、GY/T 172-2001、GY/T 173-2001分別規定了采用多路微波分配方式、工作在2500~2700MHz頻率范圍內的廣播電視系統用MMDS發射機(單頻道)、接收天線、下變頻器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MMDS發射機(單頻道)、接收天線、下變頻器的設計、生產、測量、入網驗收、運行維護均應符合響應標準。
YD/T 1186-2002《接入網技術要求--26GHz本地多點分配系統(LMDS)》是信息產業的部頒標準。
國內尚無其他數字多路微波分配系統標準。
三、衛星電視系統
我們知道,多數信號來源是通過衛星傳送落地后進入有線電視系統的,所以廣播電視的衛星通信是有線電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制定廣播電視的衛星通信標準顯得十分必要,那么它也有模擬數字之分。我國目前在有線電視系統中已大量使用數字衛星通信。
如GY/T 146-2000《衛星數字電視上行站通用規范》,就規定了衛星數字電視上行站的類型、設備的基本組成基本技術要求,適用于傳送數字電視的C頻段衛星電視上行站的設計、驗收和維護,也適用于廣播節目的傳送;
GY/T 147-2000《衛星數字電視接收站通用技術要求》,規定了衛星數字電視接收站通用技術要求和室外單元電性能要求,適用于傳送數字電視的C頻段衛星電視接收站的設計、安裝調試、驗收和運行維護;
GY/T 148-2000《衛星數字電視接收機技術要求》,規定了衛星數字電視接收機技術要求,適用于衛星數字電視接收機的入網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