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太網設備上,我們常用到諸如Eth-Trunk接口、IP-Trunk接口、POS接口等。這是因為,隨著網絡規模不斷擴大,用戶對骨干鏈路的帶寬和可靠性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在傳統技術中,常用更換高速率的單板或更換支持高速率單板的設備的方式來增加帶寬,但這種方案需要付出高額的費用,而且不夠靈活。
一、Eth-Trunk接口
1、Eth-Trunk接口的概念
Eth-Trunk接口,是基于鏈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技術。鏈路聚合技術又是基于IEEE802.3ad標準“鏈路聚合控制協議(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以實現鏈路動態聚合與解聚合的協議。Eth-Trunk又叫以太網鏈路聚合Eth-Trunk,它通過將多條以太網物理鏈路捆綁在一起成為一條邏輯鏈路。將若干條以太鏈路捆綁在一起形成一條邏輯鏈路,稱為鏈路聚合組LAG(Link Aggregation Group)。每個聚合組對應一個鏈路聚合接口或稱Eth-Trunk接口,其示意圖如下圖1-1所示。組成Eth-Trunk接口的各個物理接口稱為成員接口,成員接口對應的鏈路稱為成員鏈路。鏈路聚合接口可以作為普通的以太網接口來使用,與普通以太網接口的差別在于:轉發的時候鏈路聚合組需要從成員接口中選擇一個或多個接口來進行數據轉發。
圖 1-1:Eth-Trunk接口示意圖
Eth-Trunk位于MAC與LLC子層之間,屬于數據鏈路(DL)層。Eth-Trunk模塊內部維護一張轉發表,主要由以下兩個組成:一是HASH-KEY值:根據數據包的MAC地址或IP地址等,經HASH算法計算得出。二是接口號:Eth-Trunk轉發表表項分布和設備每個Eth-Trunk支持加入的成員接口數量相關,不同的HASH-KEY值對應不同的出接口。Eth-Trunk模塊根據轉發表轉發數據幀的過程詳見下表1-1。
表 1-1:Eth-Trunk模塊根據轉發表轉發數據幀的過程
2、Eth-Trunk接口的特點
Eth-Trunk接口具有增加帶寬、提高可靠性、負載分擔和應用簡單等特點,具體表述詳見下表1-2;下圖1-2顯示了配置Eth-Trunk與未配置Eth-Trunk的區別。
表 1-2:Eth-Trunk接口的優勢描述
圖 1-2:配置Eth-Trunk與未配置Eth-Trunk的區別
3、Eth-Trunk接口的配置模式
根據是否啟用鏈路聚合控制協議(LACP),Eth-trunk的模式分為手工模式和LACP模式。下表1-3給出了兩種模式的區別比較。
表 1-3:手工模式Eth-trunk與LACP模式Eth-trunk的比較
當需要在兩個直連設備(Device A與Device B)之間提供一個較大的鏈路帶寬,而其中一端或兩端設備都不支持LACP協議時,可以配置手工模式Eth-Trunk。對于手工模式Eth-Trunk接口,Eth-Trunk的建立、成員接口的加入是由手工配置,沒有LACP的參與。此模式下,所有活動鏈路都參與數據轉發并分擔流量。如果某條活動鏈路故障,鏈路聚合組自動在剩余的活動鏈路中平均分擔流量。其示意圖詳見下圖1-3-1。
圖 1-3-1:手工模式Eth-Trunk接口示意圖
LACP模式就是采用LACP的一種鏈路聚合模式。聚合鏈路形成以后,LACP負責維護鏈路狀態,在聚合條件發生變化時,自動調整鏈路聚合,LACP模式Eth-Trunk接口如下圖1-3-2所示。此時,Device A與Device B之間創建Eth-Trunk接口,需要將Device A上的四個接口與Device B捆綁成一個Eth-Trunk。由于錯將Device A上的一個接口與Device C相連,這將會導致Device A向Device B傳輸數據時可能會將本應該發到Device B的數據發送到Device C上。而手工模式的Eth-Trunk是不能及時檢測到此故障。如果在Device A和Device B上都啟用LACP協議,經過協商后,Eth-Trunk就會選擇正確連接的鏈路作為活動鏈路來轉發數據,從而Device A發送的數據能夠正確到達Device B。
圖 1-3-2:LACP模式Eth-Trunk接口示意圖
Eth-Trunk接口的配置模式根據以下兩種情況選擇:如果兩端設備均支持LACP協議,推薦使用LACP模式鏈路聚合。如果對端設備不支持LACP協議,使用手工負載分擔模式鏈路聚合。
4、Eth-Trunk接口的工作模式
Eth-Trunk接口的工作模式有路由模式和交換模式之分。路由模式的Eth-Trunk接口與路由模式的以太網接口類似,可以配置IP地址,運行各種路由協議、MPLS VPN等多種業務;交換模式的Eth-Trunk接口與交換模式以太網接口類似,可以加入VLAN,運行STP等協議。
5、Eth-trunk接口的應用示例
下圖1-5是一種Eth-trunk接口的應用示例。其中,數據中心的接入層交換機Device B和Device C接入到核心層交換機Device A,且Device B和Device C連接很多用戶,Device A經出口路由器與數據中心外部網絡互通。隨著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用戶之間的互訪更為頻繁,Device A和Device B、Device A和Device C之間的鏈路要有足夠的帶寬來承載不同用戶的互訪,并且鏈路要具備一定的可靠性。為保證Device A和Device B、Device A和Device C之間的鏈路帶寬及可靠性,可以在它們之間分別建立Eth-Trunk 1和Eth-Trunk 2。
圖 1-5:Eth-trunk接口的一種應用示例
綜上,Eth-Trunk接口是一種可以動態創建的接口,該類型接口可以綁定若干物理的以太網接口作為一個邏輯接口使用。加入到Eth-Trunk接口的以太網接口稱為成員接口,用戶只需對Eth-Trunk接口進行配置,對這些配置最終會映射到成員接口上。
二、IP-Trunk接口
1、IP-Trunk接口的概念
IP-Trunk是將多個鏈路層協議為HDLC(高級數據鏈路層)的POS接口捆綁到一起,形成一條邏輯上的數據鏈路,以提供更高的連接可靠性和更大的帶寬,實現流量負載分擔。
POS(Packet over SDH,基于SDH的分組)是一種應用在城域網及廣域網中的技術,它具有支持數據分組,如IP分組。它使用SDH作為物理層協議,在高級數據鏈路控制(HDLC)幀中封裝分組協議,使用PPP作為數據鏈路層的鏈路控制,IP分組業務則運行在網絡層。譬如,路由器作為企業園區網的出口網關,上行使用POS鏈路連接到SONET/SDH網絡。由于單個POS鏈路帶寬不足,且鏈路出現故障時,整個鏈路都會發生中斷,導致鏈路可靠性得不到保障。用戶可以在設備之間創建IP-Trunk,將多個POS接口捆綁成一個IP-Trunk,以增加鏈路的通信帶寬,保證鏈路通信的可靠性,如下圖2-1所示。
圖 2-1:IP-Trunk接口示意圖
2、IP-Trunk接口的特點
IP-Trunk接口只能由POS接口構成,同樣具有的特點是:增加帶寬、提高可靠性和流量負載分擔等,具體描述詳見下表2-2。
表 2-2:IP-Trunk接口的特點
3、IP-Trunk接口的配置
IP-Trunk接口的配置有IP-Trunk缺省配置和配置IP-Trunk接口。IP-Trunk接口常見參數的缺省配置詳見下表2-3。
表 2-3:IP-Trunk的缺省配置
配置IP-Trunk接口隨不同廠商的不同設備有所不同,基本內容通常包括:創建IP-Trunk接口并把成員接口加入IP-Trunk、配置IP-Trunk接口的IP地址、配置負載分擔方式、配置影響IP-Trunk狀態的Up鏈路下限閾值等步驟。
4、IP-Trunk接口的應用示例
下圖2-4是一種IP-trunk接口的應用示例。圖中,企業分支和總部之間使用單個POS鏈路通過SDH網絡相連(場景a)。隨著業務的發展,用戶發現單個POS鏈路帶寬不足,且鏈路可靠性得不到保障。為了增加設備(Router A與Router B)之間的通信帶寬,并保證通信鏈路的可靠性,用戶可以在Router A與Router B之間創建IP-Trunk,將兩個POS端口捆綁成一個IP-Trunk(場景b)。當IP-Trunk中的某個成員端口出現故障時,整個IP-Trunk鏈路業務不會中斷,從而保證鏈路可靠性。
圖 2-4:IP-trunk接口的應用示例
IP-Trunk接口也是一種可以動態創建的接口,該類型接口可以綁定若干物理的POS接口作為一個邏輯接口使用。加入到IP-Trunk接口的接口稱為成員接口,用戶只需對IP-Trunk接口進行配置,對這些配置最終會映射到成員接口上。IP-Trunk接口與POS接口類似,可以配置IP地址,運行各種路由協議、MPLS VPN等多種業務。
欲具體了解SDH接口介紹的請進入。
三、小結
Trunk譯為“中繼”,在這里Trunk意為兩臺IP設備(路由器或交換機等)之間的連接中繼鏈路。根據上述介紹,Trunk可分為Eth-Trunk與IP-Trunk兩種模式,它們的機理都屬于鏈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技術。Eth-Trunk模式是聚合的以太網接口(FE接口、GE接口等)的鏈路(默認PPP協議);IP-Trunk模式是聚合的POS接口(SDH接口)的鏈路。Eth-Trunk接口與IP-Trunk接口的主要應用特征是拓展接口帶寬,增加鏈路可靠性以及流量的負載分擔。
欲進一步了解高級數據鏈路控制(HDLC)介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