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述
在2015年9月國際電聯(ITU)首次發布了ITU-R M.2083《IMT愿景-2020年及之后IMT未來發展的框架和總體目標》建議書,旨在通過論述潛在用戶和應用趨勢、流量增長、技術趨勢和頻譜作用,并通過為2020年及之后的IMT框架及能力設計指南,從而確立2020年及之后的IMT發展愿景。
欲更多了解ITU-R M.2083建議書主要內容介紹的請進入。
為此,依據ITU-R M.2083的建議書,ITU-R在2017年11月發布了ITU-R M.2410《IMT-2020無線電接口的技術性能有關的最低要求》技術報告,依此向全球征集相關IMT-2020(即5G移動通信)的無線接口技術(3GPP稱之為新空口(NR)),為ITU推出5G移動通信的無線接口技術的建議書做出準備。下述對其相關技術性能的最低要求給以簡介,以供通信人了解,若要詳細了解該技術報告具體內容的請查閱其原文,見下附件。
附件:ITU-R報告M.2410(11/2017)《IMT-2020無線電接口的技術性能有關的最低要求》
二、范圍和目的
該報告描述了與IMT-2020候選無線電接口技術的最低技術性能相關的關鍵要求。它還提供了有關個別需求的必要背景信息,以及所選項目和值的合理性。該報告以外部研究和技術組織正在進行的發展活動為基礎。
如ITU-R M.2083建議中所述,IMT-2020預計將提供比ITU-R M.1645建議中描述的更強大的能力,這些增強的能力可以被視為未來IMT的新能力。此外,IMT-2020可以從多個角度考慮,包括用戶、制造商、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網絡運營商、服務和內容提供商。因此,IMT-2020的技術可以應用于各種部署場景,可以支持各種環境、服務功能和技術選項。
欲具體了解ITU-R M.1645建議書(IMT- Advanced)主要內容的請進入。
該報告中定義的關鍵最低技術性能要求為目的的一致定義、規范,和評估候選人的IMT-2020無線電接口技術(RITs)/設置無線接口技術(SRIT)結合ITU-R的發展建議和報告,如IMT-2020的詳細規范。這些要求的目的是確保IMT-2020技術能夠實現IMT-2020的目標,并為每個提議的RIT/SRIT設定一個具體的性能水平,以便ITU-R考慮IMT-2020。
該報告的最低技術性能要求并不限制候選提案的研究與操作部署。ITU-R M.2083建議定義了8個關鍵的“IMT-2020能力”,這構成了報告里提出的13個技術性能要求的基礎。ITU-R M.2083建議還認識到,到IMT-2020后,關鍵功能對于不同的使用場景將具有不同的相關性和適用性。
欲詳細了解ITU-R M.2083建議書給出的8個“IMT-2020能力”的請進入。
三、最低技術性能要求
在ITU-R M.2410報告里,共提出了下述13項IMT-2020無線電接口的技術性能,其名稱詳見下表3-1。
表3-1:ITU-R M.2410提出的IMT-2020無線電接口的技術性能名稱
其中,第五百分點的用戶頻譜效率要求詳見下表3-2;表3-3總結了各種測試環境對平均頻譜效率的最低要求;其可移動性指標的最小要求詳見下表3-4,其它指標匯總在下表3-5中。
表3-2:第五百分點的用戶頻譜效率最低要求
表3-3:各種測試環境對平均光譜效率的最低要求
表3-4:可移動性指標的要求
表3-5:其它相關技術性能指標的最低要求
上述表中的這些最低技術性能名稱的含義及指標具體要求的條件及相關說明(背景信息等)等應詳見ITU-R M.2410報告的原文(見附件)
后來,鑒于ITU-R M.2410報告,ITU-R在2021年11月發布了關于IMT-2020的無線接口技術(RIT)的詳細規范的ITU-R M.2150建議書。 欲進一步了解ITU-R M.2150建議書內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