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話初始協議(SIP,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最初是由IETF制定的,其開發SIP的目的是用來幫助提供跨越因特網的高級電話業務,解決IP網中的信令控制以及同軟交換機的通信,從而構成新一代的通信平臺。IETF制定的SIP協議是RFC 3261《SIP: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已被ITU-T、ETSI等標準化組織所接受,被大量應用于因特網和以軟交換為核心的下一代網絡中。為此,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1522.x和 YD/T 1938.x對SIP進行了規范要求.
1、技術要求
我國從2006年開始研究制定SIP的技術要求,并以YD/T 1522.x發布了一系列的標準,目前發布了8個YD/T 1522.x《會話初始協議(SIP)技術要求》,它們是:
YD/T 1522.1-2006《會話初始協議(SIP)技術要求 第1部分 基本的會話初始協議》;
YD/T 1522.2-2006《會話初始協議(SIP)技術要求 第2部分 基于會話初始協議(SIP)的呼叫控制的應用》;
YD/T 1522.3-2006《會話初始協議(SIP)技術要求 第3部分 ISDN用戶部分(ISUP)和會話初始協議(SIP)的互通》;
YD/T 1522.31-2009《會話初始協議(SIP)技術要求 第3部分:ISDN用戶部分(ISUP)和會話初始協議(SIP)的互通(補充件1)》;
YD/T 1522.4-2009《會話初始協議(SIP)技術要求 第4部分:基于軟交換網絡呼叫控制的SIP協議》
YD/T 1522.5-2010《會話初始協議(SIP)技術要求 第5部分:統一IMS網絡的SIP協議》;
YD/T 1522.6-2010《會話初始協議(SIP)技術要求 第6部分:與承載無關的呼叫控制(BICC)協議與統一IMS網絡SIP協議的互通》;
YD/T 1522.7-2013《會話初始協議(SIP)技術要求 第7部分:SIP支持呈現和即時消息業務》。
上述這些會話初始協議(SIP)技術要求的標準的內容摘要、適用范圍及發布與實施日期等被匯總于下表1-1中。其中,YD/T 1522.1是對會話初始協議的基本技術要求,它的主要內容有22章和11個附錄(8個規范性附錄和3個資料性附錄)所組成,其章名稱與附錄名稱詳見下表1-2;它與RFC 3261(2002)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其它標準均為SIP在個技術領域的應用技術要求。若要詳細了解這些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點擊該標準的標號查閱。
表1-1:YD/T 1522.x系列標準內容簡介
表1-2:YD/T 1522.1-2006的目錄
欲更多了解會話初始協議(SIP)技術內容的請進入。
2、測試方法
2009年6月開始以編號YD/T 1938.x發布了配套的會話初始協議(SIP)測試方法,。它們是:
YD/T 1938.1-2009《會話初始協議(SIP)測試方法 第1部分:基本的會話初始協議》;
YD/T 1938.2-2009《會話初始協議(SIP)測試方法 第2部分:基于軟交換網絡呼叫控制的SIP協議》。
上述這些會話初始協議(SIP)測試方法的標準的內容摘要、適用范圍及發布與實施日期等被匯總在下表2中。對于YD/T 1938.1的制定參照了ETSI TS 102027-2 V3. 1.1《測試方法和規范(MTS);SIP一致性測試;第2 部分:測試集和測試目的(TSS&TP)》,與其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YD/T 1938.1與YD/T 1522.1配套使用,其主要內容有4章和2個附錄(1個規范性附錄和1個資料性附錄)所組成;YD/T 1938.2與YD/T 1522.4配套使用,其主要內容有5章和1個規范性附錄所組成。它們的章名稱與附錄名稱匯集在下表2-2中;若要詳細了解這些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點擊該標準的標號查閱。
表2-1:YD/T 1938.x系列標準內容簡介
表2-2:YD/T 1938.1-2009與YD/T 1938.2-2009的目錄
欲進一步了解會話初始協議(SIP)基本情況簡介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