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網關控制協議是下一代分組網中語音業務、數據業務和視頻業務呼叫、控制、業務提供的控制設備與受控設備之間的接口協議。在我國,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通信行業標準YD/T 1292和 YD/T 2422進行了規范要求。
YD/T 1292《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技術要求》和 YD/T 2422《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測試方法》主要是參照ITU-T H.248建議和IETF RFC 3015,并結合國內網絡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的。YD/T 1292是YD/T 2422的配套標準文件,為其提供技術要求。
一、技術要求
1、第1版本
在2003年12月30日當時的信息產業部發布了YD/T 1292《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技術要求》,并于發布之日開始實施。這是我國關于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技術要求的首次發布。該標準規定了基于ITU-T H.248標準所規定的媒體網關和媒體網關控制器之間、媒體網關和軟交換設備之間進行通信時的協議要求,它適用于IP電話系統和軟交換系統。由于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因此該標準僅著重規定了其基本要求。
該標準主要內容共有11章和6個附錄,其章節與附錄的名稱詳見下表1-1中,附錄全部為規范性附錄。注意該標準中有兩章的名稱均為“定義”,一個為術語的定義,一個為協議中包的定義。
表1-1:YD/T 1292-2003的目錄
2、第2版本
ITU-T的H.248建議是于2000年初次制定,我國2003年版本標準是就參照ITU-T的2000年版本制定的。ITU-T在2002年3月第一次修訂H.248建議時,變為H.248.x系列標準,其中H.248.1 v1仍是媒體網關控制協議的基本內容;緊接著于5月份修訂為H.248.1 v2;2005年9月修訂為H.248.1 v3版本,即《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Version 3》。
因此,工信部參照ITU-T的2005年修訂的H.248.1 v3版本,在2011年對我國原2003年版本的標準進行了修訂,于2011年5月18日發布了YD/T 1292《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技術要求》,并于2011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該標準規定了媒體網關和媒體網關控制器之間、媒體網關和軟交換之間進行通信時的協議要求,它適用于媒體網關、媒體網關控制器和軟交換設備。該版本與2003年版本相比的主要變化匯總在下表1-2-1中。
表1-2-1:2011年版與2003年版本相比的主要變化
該標準主要內容共有11章和9個附錄,其章節與附錄的名稱詳見下表1-2-2中,與表1-1相比,雖然同為11章,但實際上新增了一章,有兩章予以了合并;許多節增加了內容;新增的附錄中有兩個為資料性附錄。
表1-2-2:YD/T 1292-2011的目錄
實際上,在2013年3月,ITU-T又對2005年版的H.248.1 v3版本進行了再修訂,修訂后仍為v3版。因此,我國有可能對2011年版本的標準進行再修訂。
欲詳細查詢ITU-T的2013年版H.248協議的請進入。
欲更多了解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相關技術內容介紹的請進入。
二、測試要求
工信部直到2012年發布了YD/T 2422《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測試方法》,發布于2012年12月28日,實施于2013年3月1日。該標準與YD/T 1292-2011配套使用。該標準規定了媒體網關和媒體網關控制器之間,媒體網關和軟交換之間進行通信時的協議測試要求,它適用于媒體網關控制器(MGC)/軟交換設備和媒體網關(MG)中的MEGACO/H.248協議測試,但不適用于性能測試。
該標準主要由6章的內容組成,測試項目分為H.248 MGC和H.248 MGC兩大部分。具體內容組成詳見下表2;若欲詳細了解該標準具體內容的請查詢下附件2。
表2:YD/T 2422的目錄
附件2:YD/T 2422-2012《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測試方法》
對于媒體網關控制協議的通信行業標準,除了這里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的通信行業標準YD/T 1292和 YD/T 2422外,還有基于IETF的RFC 3435、RFC 3660等的YD/T 1608和YD/T 1609。
欲更多了解基于IETF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我國標準介紹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基于H.248的媒體網關控制協議基本情況簡介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