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物面天線是微波通信中最常用的天線,也是微波通信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微波通信中通常使用旋轉拋物面天線,它主要利用拋物反射面所具有的將點源發射的球面波轉換成平面波的特點,形成一個聚合的波束,向指定的方向輻射電磁波。這是因為微波通信屬于視距通信,微波的無線電信號是在兩個天線之間傳輸的,這就要求其無線信號的電磁波波束有很強的指向性,拋物面天線,就具備這樣的功能。
欲詳細了解拋物面天線相關概念、定義、結構的請進入。
欲詳細了解微波通信拋物面天線相關標準介紹的請進入。
我國國家標準GB/T 6361-1999《微波接力通信系統 拋物面天線型譜系列》,為適應國內微波接力通信技術發展和與國外先進國家產品標準接軌的需要并本著完善、通用、實用的原則,對我國微波接力通信所使用拋物面天線的型譜系列等做出了具體的規范。其適用于工作頻率在0.335 ~ 40GHz的微波接力通信系統拋物面天線。
一、拋物面天線的型號命名方法
該標準給出的拋物面天線的型號命名方法,是由如下圖1所示的7部分組成。其中天線類型、極化方式、駐波比分類的表示方式詳見下表1中。為了大家理解,現有如下示例:
圖1:拋物面天線的型號組成示意圖
表1:相關組成的表示方式
WTB32-079D:表示口徑3.2m、頻段0.790~0.87GHz、單極化、普通駐波比、標準天線。
WTG32-127DD:表示口徑3.2m、頻段12.75~13.25GHz、單極化、低駐波比、高性能天線。
欲更多了解無線/微波/衛星等通信設備型號命名方法的請進入。
二、型譜系列
該標準中,根據拋物面天線的型號命名方法及組成,給出了有近7百多個拋物面天線的型譜系列,在型譜系列中包括型號、口徑與頻段,并給出了增益、半功率角、駐波比、前后比、隔離度和交叉極化鑒別率等指標要求。若要詳細了解微波接力通信系統拋物面天線型譜系列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2;其頻譜系列中名稱的說明匯總在下表2中。
附件2:GB/T 6361-1999《微波接力通信系統 拋物面天線型譜系列》
表2:頻譜系列中相關名稱的說明
三、柵格拋物面天線
柵格拋物面天線是拋物面天線的一種特殊類型。關于柵格拋物面天線,在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508.2-1998《柵格拋物面通信天線技術條件》中專門給出了相關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于工作頻率在0.335~2.700GHz的微波接力通信、點對地點通信、移動通信等系統的柵格拋物面通信天線。
1、柵格拋物面天線的型號命名方法
柵格拋物面天線的型號命名方法與圖1相同,只是把天線類型的符號直接用S表示。
2、頻譜系列
在YD/T 508.2中,給出了近50個型譜系列,給出的格式與GB/T 6361基本類似,但有所簡化,包括型號、口徑與頻段,并給出了增益、半功率角、駐波比、前后比、交叉極化鑒別率和接口型號等技術指標要求,具體詳見下表3-2中。就技術指標而言,與GB/T 6361中給出的型號為柵格拋物面天線是相同的。值得提示的是,GB/T 6361中給出的型號為柵格拋物面天線,其工作頻率也是在0.335~2.700GHz范圍內,說明柵格拋物面天線不適應工作在高頻段。
表3-2:柵格拋物面天線的頻譜系列
3、機械特性要求與環境條件要求
柵格拋物面天線的機械特性要求與環境條件要求匯總在下表3-3中,包括反射面精確度、調整范圍、氣密性、安裝要求、風速與溫度要求等。若要詳細了解柵格拋物面通信天線技術條件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3。
表3-2:柵格拋物面天線的機械特性要求與環境條件要求
附件3:YD/T 508.2-1998《柵格拋物面通信天線技術條件》
另外,在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508.1-1997《微波接力通信系統拋物面天線技術條件》中,也給出了相應的拋物面天線的型譜系列,但它只給出了標準性能天線和高性能天線兩種,且適用的工作頻率是1.4~40GHz范圍,因此,就天線型譜系列來講,遠比GB/T 6361-1999要少。
欲詳細了解YD/T 508.1-1997介紹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微波通信天線電性能指標釋義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