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步傳輸或準同步傳輸的數字碼流中,由于緩沖存儲器的讀和寫的速率不一致造成一組比特丟失或重復插入的現象,稱為滑動,也稱之為滑碼。滑動分為受控滑動和非受控滑動。在我國相關數字同步網的標準中給出滑動(Slip)的定義是:由于數字設備輸入/輸出信號的頻率和/或相位變化而導致在緩沖存儲器產生數字信息的重讀或漏讀。
滑動是一種數字網的同步損傷,主要是由于讀寫時鐘的頻差和相差造成的。一次滑碼可能造成的影響:對于PCM基群,將丟失或增加一個整幀;對于64Kbit/s的一路話音信號,則丟失或增加一個取樣值;對于PCM系統中的隨路信號而言,將造成復幀失步,復幀失步后的恢復時間一般需要5ms,因此一次滑碼將造成隨路信號5ms的中斷;對于7號信令系統,將使呼叫接續的速度變慢,因為它采用了檢錯重發(ARQ)方式,而不會造成接續的錯誤;對于64Kbit/s及中速的數傳將造成延遲的增加,降低其電路利用率,因為它也采用了檢錯重發(ARQ)方式。
下表1給出了在2048Kbit/s速率,滑碼一次丟失或增加一個整幀時,時鐘準確度(分6級)與滑動間隔時間、每天和每小時發生滑碼次數等的關系。
表1:在2048Kbit/s速率時,時鐘準確度與滑碼間隔時間的關系
受原子鐘工藝性能限制,在無其他干擾的環境中,由網絡節點局鐘頻率差在每條準同步鏈路上引入的滑動速率為每70天滑動一次。因此,ITU-T建議G.822《國際數字連接的受控滑動率指標》在最長數字假象參考連接中,假定全部12條鏈路全部處于準同步工作狀態,則整個參考鏈連接的平均滑動速率為:
12×1次/70天=1次/5.8天
這個數據將作為研究滑動損傷性能的基礎。下表2(表1/G.822)給出了ITU-T對于64Kbit/s的國際數字連接的滑碼率的指標,它把滑動性能指標分為a、b、c三個級別,它要求一年絕大多數時間(98.9%)都工作在規定范圍內,此時各種業務的質量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證。
表2:ITU-T對于64Kbit/s的國際數字連接的滑碼率的指標(表1/G.822)
下表3(表2/G.822)給出了ITU-T把滑動指標分配到64Kbit/s的國際數字連接(HRX)中的國際部分、國內長途部分和國內本地部分的分配情況。
表3:滑碼率指標分配到64Kbit/s的國際數字連接中的分配情況(表2/G.822)
下表4給出了不同業務(話音、數據、傳真)對滑動指標的要求,也是電信業務可以接受的滑動性能指標。其中要求最高的是無差錯控制傳輸的傳真業務。
表4:不同業務對滑動指標的要求
欲進一步了解數字同步網各級時鐘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數字同步網接口技術指標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