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收衛星電視節目時,必須先搞清所要接收頻道的接收參數,這也是接收數字衛視成敗的一個重要環節。總結尋星失敗的原因,一是尋星時所用衛星電視接收器材存在質量問題或調整不當,另一個原因則是參數不準或對一些參數所包含的含義理解不透,以至于在實際接收中產生一些誤解,因此掌握一些衛星電視接收參數方面的知識還是有必要的。衛星電視接收參數一般包括下行頻率、極化方式、符碼率和前向糾錯FEC四個參數,下面分別對其簡單分析。
1、下行頻率:下行頻率是指衛星電視信號從衛星轉發器傳送到地面接收站的頻率。尋星時最好能得到頻道運營商公布的下行頻率,如不能也可到有關專業報刊或網站中查詢。需要注意的是,在報刊或網站中查找到的下行頻率數值可能與頻道運營商提供的稍有差別,在實際接收中可能導致數字機接收不到信號或出現停頓、馬賽克現象,此時在排除器材質量及安裝調試不當等因素的影響后,可將參數在小范圍內稍加改動便有可能使節目順利下載。
2、極化方式:在同一接收地點,高頻頭的極化角因所接收衛星的經度不同的而發生變化,在接收中應根據所接收不同衛星適當調整高頻頭極化角。一般以正南方為基準,當接收正南方衛星的信號時,高頻頭的極化角為零,當接收南偏東方向的衛星信號時,要順時針轉動高頻頭來調整極化角。反之,當接收南偏西方向的衛星時要逆時針轉動高頻頭來調整極化角。對于接收較弱的信號,細調高頻頭的極化角效果非常明顯,如極化角調整不當很可能使弱信號的節目不能順利下載。
3、符碼率:符碼率的大小與傳輸圖像的質量有關。符碼率越大,圖像傳輸的速率越大,圖像質量也越高,允許的節目量也越大。頻道運營商通過碼率的設置和分配,滿足不同的畫質要求。
4、前向糾錯FEC:設置不同的前向糾錯FEC根本目的是提高信號傳輸的可靠性。在DVB-S標準中,前向糾錯FEC值有五種比率,即1/2、2/3、3/4、5/6和7/8,以前向糾錯FEC為3/4為例,它表示在該節目碼的總數中,3/4的數據為節目內容碼,1/4的數據為糾錯碼。因目前生產的數字衛星接收機均可對前向糾錯FEC進行自動偵測,在使用接收機時無需人工加入FEC值,因而該參數也常被人們忽視,導致不能很好地解釋衛視接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例如用同洲3188A數字機接收亞太1A衛星上采用1/2前向糾錯比的寧夏、甘肅、重慶和旅游衛視節目時,只要信號鎖定燈點亮,Eb/No值為0也可流暢的收視。相反,當接收亞洲3S衛星上4000 H 26850鳳凰衛視一組節目時,其前向糾錯比為7/8,Eb/No值達30%以上才不出現停頓、馬賽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