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通信天線類型很多,不同天線安裝位置與場地的要求不盡完全相同,這里主要介紹一些通用的要求。
一、天線場地的要求
1、地面導電性要求:
天線場地應盡量選擇潮濕土地或具有中等導電性的場地。
欲詳細了解不同土壤電參數介紹的請進入。
2、地面平坦范圍要求:
天線場地應盡量選擇在平坦、開闊的地面。由圖1-2所示的菲涅爾區可知,在天線輻射方向前要求的平坦地面范圍如下表1-2所示,表中,hA為天線高度,Δ為最佳輻射仰角。
圖1-2:第一菲涅耳區幾何圖
表1-2:天線輻射方向前要求的平坦地面范圍
3、地面不平坦度要求:
在圖1-2所示的菲涅爾區內,可允許的場地不平坦高度(含障礙物高度)H為:
H≤hA/4
二、天線場與干擾源距離要求
1、發射天線場地與干擾源距離要求
以短波固定臺站為例,根據短波固定臺站配置電臺的功率和使用天線的狀況,發射天線場地外緣至接收臺天線場地外緣直線距離應大于等于4km,至城市規劃基本市區邊界直線距離應大于等于2km。發射天線至架空輸電線路的最小距離應滿足表2-1規定。
表2-1:發射天線至架空輸電線路最小距離
2、接收天線場地與干擾源距離要求
接收天線場地外緣至外界其他電器干擾源的最小距離見表2-2-1,接收天線至架空輸電線路的最小距離見表2-2-2。
表2-2-1:接收天線場地外緣至外界電器干擾源最小距離
表2-2-2:接收天線至架空輸電線路最小距離
三、發射天線場地布局
依據天線數量的多少和通信方向的要求,發射天線陣地天線布置通常有兩種方法,即同心圓布置和前后排布置。
1、同心圓布置:
當天線數量多、通信方向指向各方時,通常以發射機房為中心,沿著一定的圓周單層布置天線或兩層(局部兩層)布置天線,如圖3-1所示。
圖3-1:同心圓布置
對采用同心圓兩層(或局部兩層)布置天線和前后排布置天線的情況,為減少同場地架設引起的相互屏蔽影響,要求靠近機房的天線在任一個工作波長的水平面方向圖主瓣以E/Emax= 0.5為邊界的扇形范圍內,外層(或前排)天線與工作天線之間的距離應符合表3-1規定。
表3-1:發射天線與屏蔽天線最近端點之間的最小距離
2、前后排布置:
當天線數量不太多,且通信方向集中于某一小范圍時,可采用單層布置天線,或前后兩排布置天線,如圖3-2所示。
圖3-2:前后排布置
在分層或前后排布置天線時,應將結構比較簡單、占地較小的或通信距離較近的天線布置在靠近機房的位置,將結構較復雜、占地較大的或通信距離較遠的天線布置在離機房較遠的區域。
四、收信天線場地布局
鑒于短波收信臺大多數情況下設在各級指揮所院內,天線場地窄小,甚至只能在樓頂架設,因此多采用短波天線共用器及新型短波寬帶天線,既能有效減少天線數量,又便于架設。為減少天線間的屏蔽影響,按層布置的收信天線內外層間距應符合表4-1規定。
表4-1:接收天線與屏蔽天線最近端點之間的最小距離
欲進一步了解短波常用天線類型介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