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T.120系列協議是由國際電信聯盟ITU-T制訂的,用于計算機多媒體會議環境的多點數據應用服務的標準。它包括一系列支持實時和多點數據通信的通信協議、應用協議和服務協議。通過T.120系列協議可以實現計算機數據會議中的文件傳輸及各種多用戶的數據應用,包括電子白板、應用程序共享、文件傳輸等。
T.120系列協議可以運用于多種網絡環境。在一個滿足ITU的H系列標準的計算機會議系統中,會議的數據應用部分都是參照T.120系列協議來實現的。所以,我們往往會看到,視頻會議設備提供商會在其產品(如H.323桌面系統)的說明上標示:H.320 Compatible,T.120 Compatible等字樣,表示它遵循H.320協議,也遵循T.120協議。目前,T.120己經發展成了一個比較成熟的系列標準,而且得到了包括微軟和Intel等大公司在內的許多廠商和科研機構的認可和支持。
T.120系列協議是一個層次形的協議族。T.120協議族可以包含在H系列協議框架之中,也可以獨立出來專門支持數據會議。T.120協議族主要由以下的一些協議構成,詳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T.120系列協議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協議族,由這些協議共同定義了一個在計算機會議環境下的多點通信服務環境,并提供了來自不同類型網絡的兩個或多個與會者之間建立和管理交互通信的方法。它為上層應用提供了與底層網絡無關的數據傳輸服務,并根據協作應用的需要定義了在協同工作環境中的一些基本數據應用協議。
從應用的分層角度來看,自上向下,T.120系列協議是一個十分清晰的分層結構。T.120系列協議的整體結構依賴于各層的協議定義和層間的服務定義,每一層都假設其下層存在,分層化的結構以及各層之間的服務定義構成了T.120的分層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
在T.120系列協議中并不是所有的協議都是必需的,但是底層的T.123統一的傳輸協議棧、T.122/T.125多點通信服務(MCS)、T.124通用會議管理(GCC)是每一個T.120實現所必需的,而其他標準是可選的。作為一個滿足T.120系列協議的計算機會議應用系統,它必須滿足系列協議中底下3層定義的規范,這3層共同構成了整個數據會議以及協作應用的通信基礎。實際上,T.123、T.122/ T.125、T.124協議也是基于T.120協議的計算機數據會議的核心機制之一。
從圖1所示中可以看出,T.120協議族分好幾個層次。從底層開始自下而上,越往上越接近應用。在T.120的分層關系結構中,上層依賴于下層提供的數據通信服務,每一層也向上層提供它自己的數據服務。同時在不同應用實體的對等層之間通過傳遞協議數據包PDU來進行通信。
在T.120的分層結構中也可以分成兩大部分來考慮,即底層的核心通信架構和高層的應用協議。底層的核心通信架構包括T.123(Network Specific Data Protocol Stack for Multimedia Conferencing,多媒體會議特殊數據網絡協議棧)、T.122(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ervice for Audiographic and Audiovisual Conferencing Service Definition,聲音圖像和聲音視覺會議服務定義多點通信業務)、T.125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ervice Protocol Specification,多點通信服務協議特點)和T.124(Generic Conferencing Control,普通會議控制),它們在會議和群組工作的環境中提供了多點數據通信服務的機制,是T.120系列協議的基礎。
高層的應用協議包括T.126 (Multipoint Still Image and Annotation Protocol)和T.127(Multipoint Binary File Transfer Protocol)等,它們定義了用于數據會議的具體應用的方法和協議標準,例如電子白板和文件傳輸等。同時T.120也可以支持非標準的應用。采用標準應用協議的應用系統可以和會議中那些采用應用私有協議的系統共存。單個應用系統可以同時具有標準和非標準的協議。
T.120系列協議適用于許多不同類型的網絡,如PSTN、ISDN、CSDN、PSDN、B-ISDN、LAN等,可以使得在不同網絡上的會議終端無縫連接。T.120系列協議可以支持一個或多個同時進行的會議,一個會議終端可以同時參加多個會議。
2、T.120協議族中的主要協議簡介
1)一致的網絡傳輸棧定義:T.123
T.120應用期望下層能夠提供可靠的協議數據單元(PUD,Protocol Data Units)傳輸,并對數據進行分片和序列化操作。所以,由T.123分別聲明了在PSTN、ISDN、CSDN、PSDN、LAN等網絡上的傳輸。T.123為多點通信服務(MCS)層提供了一個統一的OSI傳輸界面和服務(符合X.214/X.224的服務定義要求)。
2)多點通信服務(MCS):T.122/T.125
T.122定義了多點通信服務,T.125則聲明了數據的傳輸協議。它們共同構成了MCS-T.120數據會議多點“引擎”功能的主要部分。MCS依賴于T.123提供的數據傳輸服務。MCS是解決各種多點應用設計需求的有力工具,它是對復雜機制的一個很好抽象。因此很好地了解MCS是開發數據會議應用系統的關鍵。
3)通用會議服務(GCC):T.124
通用會議控制為上層應用提供了能建立和管理多點會議的一套完整的會議管理功能,它最重要的職責是管理會議中所有節點和應用的信息。通過GCC提供的服務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電子會議的功能。GCC的核心是一個關于各種會議狀態的信息庫。通過GCC提供的機制,應用程序創建會議、加入會議或邀請他人參加會議。GCC還提供了會議的安全性控制機制等其他功能。
4)通用應用模板(GAT):T.121
T.121提供了一個用于T.120資源管理的模板,開發者必須根據規定來建立應用程序的協議。如果使用的是標準應用,則必須使用T.121標準,而如果是非標準應用則不強求使用T.121標準,但也強烈建議采用T.121。
使用應用模板保證了不同協議之間實現的一致性,從而減少了潛在的、沒有預見到的、可能出現的差異。在T.121模型中,GAT定義了一個通用應用資源管理器(ARM),這個實體管理代表了應用服務實體(ASE)定義的與應用協議功能相關的GCC和MCS資源。GAT的功能被認為對所有應用協議都是通用的。GAT的服務包括登記在GCC中的應用,并和一個域相關聯,此外,GAT還有管理通道、令牌以及應用等功能。
5)靜態圖像交換和標注(SI):T.126
T.126定義了用于瀏覽和標注兩個應用之間傳輸靜態圖像的應用協議。T.126的一個優點就是支持不同平臺上應用系統之間方便地進行可視化信息共享。例如一個基于Windows的應用系統和一個基于PowerMac的系統可以進行協同操作。同樣,一個運行在PC上的面向小組的會議系統也可以讓多個用戶共享這些數據。應用終端在一個共享可視空間上工作,每個空間可以包括一個對象集合,存儲位圖和標注,例如一個矩形或手畫線等位圖。它們一般來自應用系統,例如字處理軟件文檔或演講幻燈片。由于信息量的緣故,位圖信息一般進行壓縮,使得它在低速網絡上具有較高的性能。T.126的設計目標是提供不同應用共享信息所需的最小功能集。由于T.126是一個簡單的協議,它沒有提供API層的結構,因此應用系統的開發無法十分方便地構成一個共享白板,但是T.126的開發包可以提供這方面的服務。
6)多點二進制文件傳輸(MBFT):T.127
T.127提供了會議時多端點應用程序之間進行二進制文件傳輸的功能。文件可以傳輸給會議中所有的參加者或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其中的一個參加者。多個文件傳輸操作可以同時進行,并可以指定優先級,這個優先級對應了傳輸層中不同速率的傳輸通路。T.127還提供了數據發送前的壓縮功能。
3、T.120協議的優點與實現中需注意的問題
T.120系列協議的主要優點體現在下表2所示的11個方面。T.120系列協議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協議族,在具體實現時也有弊端,要完全實現T.120系列協議難度大,復雜程度高,這使得目前很少有完全實現T.120系列協議的產品和協議棧軟件。從標準的角度來看考慮的越全面當然越好,但是對于具體的應用實現來說,大而全往往會造成開發難度的增加,進而導致應用系統開發的停滯。所以對于T.120協議的剖析要抓住協議的核心,并根據具體應用的情況進行靈活的設計是成功開發符合標準的會議系統應用的關鍵。因此在實現的最初階段,對T.120協議進行剖析,定義出核心協議中的最小實現子集,在不違背協議的前提下降低實現的難度是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務。
欲詳細了解數據會議T.120標準及其應用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