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T的數字集群系統,是由我國公安部于2008年開始籌備組建的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專網集群系統,稱為警用數字集群(PDT,Police digital Trunking)系統。該系統在2013年由公安部發布了GA/T 1056《警用數字集群(PDT)通信系統 總體技術規范》等相關標準。在GA/T 1056中,對PDT數字集群系統的識別碼與地址進行了規定。
欲具體了解基于PDT數字集群系統介紹的請進入。
欲詳細了解GA/T 1056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一、系統參數
1、網絡規模參數
PDT可支持四種網絡規模:巨型網絡(Huge)、大型網絡(Large)、小型網絡(Small)和微型網絡(Tiny)。網絡規模參數用于識別網絡的規模,根據公安的網絡規模,選用大型網絡(Large Network),其參數為Model=102。
2、無線位置識別碼(LAI)
無線位置識別碼(LAI,Location Area Identity)用于幫助移動臺識別已經注冊或者即將注冊的無線基站位置。由省級碼(省、自治區、直轄市,Zone)、地市碼(LAIa)和基站碼(LAIb)三級組成,共12比特,其結構詳見下圖1-2。地理位置不相鄰的基站的LAI可復用,同一地市下的基站的LAI不宜復用。LAI中的省級碼(Zone)的編碼分配詳見下表1-2,地市碼(LAIa)和基站碼(LAIb)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行分配。地理位置相鄰的地市不得使用相同的地市碼。
圖1-2:無線位置識別碼(LAI)的結構
表1-2:省級碼(Zone)的編碼分配表
3、全網區域識別碼(NZI)
全網區域識別碼(NZI,Network Zone Identity)用于標識全網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行政區域編號,共6bit。NZI編碼分配詳見下表1-3。
表1-3:NZI編碼分配表
4、全網地域識別碼(NAI)
全網地域識別碼(NAI,Network Area Identity)用于標識全網內的各行政地域(地市級)的地域編號,共9比特,由公安部統一分配。
二、用戶編號及地址定義
1、空中接口用戶地址定義
PDT的空中接口用戶地址(ID)長度為24bit,另有1比特指示單呼或組呼地址。用戶地址在二進制表示方式下劃分為兩部分,前9比特為全國地域識別碼(NAI),后15比特為短單呼地址碼(SSI,Short Single call Identity)或短組呼地址碼(SGI,Short Group call Identity),其構成如下表2-1-1所示。
表2-1-1:空口地址編碼
24比特的ID中,0表示空號(NULL)。單呼地址1~108575(FFFFF16)保留,用于MPT-1327模擬集群系統的尋址,NAI的5比特和SSI的高2比特用來表示MPT1327的前置碼PXIF,用4比特0填充NAI的高4比特,具體詳見下表2-1-2。用于MPT-1327模擬集群系統的空口地址資源的分配見GA 176-1998。地址1048576(10000016)~16777215(FFFFFF16)用于PDT用戶地址,具體也見下表2-1-2中。
表2-1-2:PDT用戶與MPT-1327用戶所占用的地址空間
欲詳細了解GA 176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2、全網地域識別碼(NAI)與空中接口地址的對應關系
全網地域識別碼(NAI)以十進制表示,其取值范圍為0~511。具體分配詳見下表2-2,包括MPT-1327用戶和PDT用戶號碼區號(NP)。NP于NAI的關系為:NP=NAI+296,取值范圍為328~806,共479個。NP保留數值200~327,用于與GA 176-1998規定的CPSX撥號方案的區號兼容。NP在全國范圍內按地級行政區分配,公安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可單獨分配區號。
表2-2:全網地域識別碼(NAI)的分配表
3、單呼號碼
單呼號碼分為短單呼號碼和段隊單呼號碼。短單呼號碼長度為15比特,以十進制數表示為0~32767,其具體分配詳見下表2-3-1。完整的段隊單呼號位8位,表示為:
區號(NP,3位)+單呼隊號(FIN,2位)+單呼號(IN,3位)
5位單呼號表示為:單呼隊號(FIN,2位)+單呼號(IN,3位);3位單呼號表示為:單呼號(IN,3位),其單呼隊號(FIN)的分配要求也見下表2-3-1。
表2-3-1:短單呼號碼和單呼隊號(FIN)分配表
相同NP內具有相同的段隊結構。單呼隊號FIN和單呼號IN與短單呼地址碼SSI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表2-3-2所示。
表2-3-2:單呼地址碼與段隊單呼號碼的關系
4、組呼號碼
組呼號碼分為短組呼號碼和段隊組呼號碼。短組呼號碼長度為15比特,以十進制數表示為0~32767,其具體分配詳見下表2-4-1。PDT提供兩種類型的組呼號碼編碼:段隊組呼編碼和分級組呼號碼。
表2-4-1:短組呼號碼和組呼隊號(FGN)分配表
段隊組呼號碼:完整的段隊組呼號為8位,表示為:
區號(NP,3位)+組呼隊號(FGN,2位)+組呼號(GN,3位)
5位組呼號表示為:組呼隊號(FGN,2位)+組呼號(GN,3位);3位組呼號表示為:組呼號(GN,3位),其組呼隊號(FGN)的分配要求也見表2-4-1中。
相同NP內具有相同的段隊結構。組呼隊號FGN和組呼號GN與短組呼地址碼SGI之間的關系為:SGI=(FGN-20)×100+(GN-900)+1。
分級組呼號碼:分級組呼號碼為5位十進制號碼。左起首位為分級組呼識別碼,固定為數字9;第2位為按地址劃分的級別碼可取值范圍0~5、7~9,目前建議定義四個組呼級別,詳見下表2-4-2;后3位為相應級別內的組呼號,范圍為000~999,每個級別內包含1000個組呼號。下圖2-4為分級組呼號碼結構的示意圖。分級組呼號碼的區號NP為隱含設置,具體設置詳見下表2-4-3。
表2-4-2:級別碼的分配表
圖2-4:分級組呼號碼結構的示意圖
表2-4-3:分級組呼號碼的區號NP的設置
三、內部有線編號
內部有線編號(簡稱“內線”)是指PDT系統內占用PDT地址的IP電話或普通模擬電話。內部號碼由區號(NP,3位)+用戶號(4位)組成。內線號碼的用戶號采用冠以96的4位編號,編號范圍9600~9699,對應的地址范圍為短單呼地址的32652~32751,每個區號(NP)下有100個內線號碼。
欲進一步了解其它數字集群系統編號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