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纜通信線路的傳輸設計指標要求,是由我國國家標準GB 51158-2015《通信線路計規范》等建設標準中作出了規范。光纜線路設計應按中繼段給出傳輸指標,包括光纜衰減、偏振模色散(PMD)、光纜對地絕緣等指標。下面主要以GB 51158的要求介紹如下:
一、光纖鏈路的衰減指標
1、長途、本地網光纜中繼段光纖鏈路的衰減指標應不大于下式的計算值,其中,式中符號含義詳見下表1-1。
β= αf × L + (N+2)× α j
表1-1:長途、本地網光纜中繼段光纖鏈路的衰減指標計算符號
2、接入網光纜光纖鏈路的衰減指標應不大于表1-2-1中公式所計算的值,其中,式中符號含義也詳見下表1-2-1。同時在GB 51158的說明中指出,該計算公式是在下圖1-2-1的光纖鏈路衰減指標設計的參考模型下得出的
表1-2-1:接入網光纜中繼段光纖鏈路的衰減指標要求(GB 51158)
圖1-2-1:接入網光纜線路光纖鏈路衰減指標設計的參考模型(GB 51158)
另外,在YD 5206-2014《寬帶光纖接入工程設計規范》中,給出了光纖接入網光纜線路光纖鏈路衰減指標設計的參考模型如圖1-2-2所示。在此模型下,光纖鏈路的衰減指標應不大于表1-2-2中公式所計算的值,其中,式中符號含義也詳見下表1-2-2。比較GB 51158和YD 5206,它們的參考模型和計算要求是有差別的。
圖1-2-2:寬帶光纖接入網光纜線路光纖鏈路衰減指標設計的參考模型(YD 5206)
表1-2-2:寬帶光纖接入工程中光纜中繼段光纖鏈路的衰減指標要求(YD 5206)
二、長途網PMD指標
應對長途網中繼段光纜線路提出PMD指標。中繼段光纜光纖鏈路的PMD 值應不大于下式的計算指標。式中,PMD為中繼段光纖鏈路的PMD值,單位為ps;PMD系數為光纜光纖的偏振模色散系數(ps/km1/2),按光纜供貨商提供的該產品的光纜光纖的偏振模色散系數;L為中繼段光纜光纖鏈路的長度,單位為km。
PMD = PMD系數 × L1/2
三、光纜對地絕緣
單盤光纜埋設后,其金屬外護層對地絕緣電阻的竣工驗收指標應不低于10 MΩ·km;其中允許10% 的單盤光纜不低于2MΩ。
本指標是保證光纜護套中金屬鎧裝免遭腐蝕的基本要求。工程實踐證明,選擇合格的光纜和接頭盒產品,采用適宜的施工組織程序和質量控制,埋設后的單盤光纜對地絕緣電阻值一般可高于本指標值。
直埋光纜線路對地絕緣電阻竣工驗收指標的測試,只要求測試埋設和接續完成后單盤光纜的對地絕緣電阻值。為了保證光纜施工后能順利達標,并給維護指標留有充分的富余度,建議施工單位的內控指標應高于本標準。
光纜線路對地絕緣電阻為零,多為光纜外護層嚴重破損或接頭盒進水兩種情況導致。國內外長期工程經驗表明,施工時應保證光纜塑料護層完好,接頭盒組裝嚴密,如有意外損傷要及時進行修復或更換。因此,在保證單盤光纜質量標準的前提下,必須進一步加強施工各環節的質量管理,提高接頭盒的封裝操作技術,確保光纜塑料外護層的完整性。維護指標是保證光纜金屬護層免遭環境腐蝕的最低要求。
另外,在YD 5012-2003《光纜線路對地絕緣指標及測試方法》中也給出同樣的上述直埋光纜對地絕緣電阻要求。同時給出了埋設后的單盤直埋光纜,其金屬外護層對地絕緣電阻維護指標應不低于2 MΩ、測試要求與方法,單盤光纜、光纜接頭盒及監測裝置對地絕緣出廠檢驗標準。
欲詳細了解YD 5012-2003具體要求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有關光纜線路建設其它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