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述
我們知道,一個V5.1接口只具有一個2.048Mbit/s鏈路,而在一個V5.2接口上則有1~16個2.048Mbit/s鏈路。根據ITU-T G.704規定,兩種接口的2.048Mbit/s鏈路通常被分成32個時隙,其中0時隙用作幀定位,如下圖1所示。一個V5.1接口能支持多達30個PSTN端口(或15個ISDN基本接入端口);而V5.2接口由于支持業務的集中和時隙的動態分配功能,一個V5.2接口能支持幾千個端口。無論是V5.1還是V5.2都可在同一條2.048Mbit/s鏈路上同時支持PSTN和ISDN端口。
圖 1:V5接口中2.048Mbit/s鏈路模式
V5接口有許多不同的通信協議,包括內務處理通信協議(控制、鏈路控制、承載通路控制及保護)和呼叫控制通信協議(用于PSTN和ISDN)。呼叫控制協議和V5控制協議用于V5.1和V5.2接口,但其他的內務處理協議只用于V5.2接口。
ISDN通信分為p型、f型和s型三種通信通路(分別記為P-ISDN、F-ISDN和S-ISDN),它們分別對應于分組數據、幀數據和D通路(信令通路)。通信通路(C通路)是指V5接口上指配用來承載通信路徑(C路徑)的64kbit/s時隙。通信路徑(C路徑)是指運載V5接口第三層協議的第二層數據鏈路信息和ISDN D通路信息。每個V5接口第三層協議的第二層數據鏈路信息和一個或者多個用戶端口的ISDN D都構成一個C路徑。一個或多個不同類型C路徑的組合(不包括用于保護協議的C路徑)叫做邏輯C通路。已經分配用于運載C通路的64Kbit/s時隙又稱為物理C通路。來自一個用戶端口的每種ISDN通信被映射到該類信息的一個公共通信通路上,而且每個通路都有一個相關的V5通信通路對應到一個V5時隙中。由于相同類型的通信通路是利用不同的時隙來區分的,因此,同一類型的兩個通信通路不能共享同一V5時隙。
與ISDN通信通路不同,內務處理協議總是共享同一V5時隙,即第一個2.048Mbit/s鏈路的第16時隙。PSTN呼叫控制協議也只用一個時隙,但隨著用戶端口數的增加或ISDN D通路業務量的增加,為使額外的帶寬分配給呼叫控制,PSTN呼叫控制協議和ISDN通信通路均不會分享內務處理協議所使用的時隙。
二、V5.1接口
對V5.1而言,只有一個S-ISDN通信通路(信令通路),對應唯一的V5時隙;而這個V5時隙可以與其他通信協議或不同類型的ISDN通信通路共享,也可以不與它們共享。許多不同的P-ISDN(分組數據)和F-ISDN(中繼幀)通信通路使用多達3個時隙。如果所有的通信通路只使用一個時隙時,由于控制協議的使用,這個時隙一定是第16時隙。
如果V5.1接口僅支持PSTN用戶端口,則最多提供2個物理通信通路,通過指配分配。如果V5.1接口支持ISDN用戶端口也同時支持ISDN和PSTN用戶端口,則最多可提供3個通信通路。V5.1接口的2Mbit/s鏈路TS16分配為通信通路,如果有需要分配更多的通信通路,依次為TS15和TS31。
當需要兩個時隙用來通信時,它們是第16和15時隙。控制協議一定用第16時隙,顯然其他通信通路中至少有一個用第15時隙,具體安排如下表2-1所示。例如,兩個時隙上可能都是F-ISDN通信通路,也可能都是P-ISDN通信通路。PSTN信令協議和S-ISDN協議通信通路可能各自占用第16時隙或第15時隙。
表 2-1:兩個通信時隙V5.1接口的分配情況
當需要三個時隙用來通信時,它們是16、15和31時隙。控制協議必定還用第16時隙,PSTN信令協議和S-ISDN通信通路可能各自占用第16、15或31時隙,如下表2-2所示。
表 2-2:三個通信時隙V5.1接口的分配情況
三、V5.2接口
V5.2接口只有一條鏈路時,C通路的分配方式與V5.1接口時完全一樣,以便與V5.1接口完全兼容。V5.2接口使用多條2.048Mbit/s鏈路時,根據需要將定義主鏈路和次鏈路。主鏈路是多鏈路V5.2接口中的一個2048kbit/s鏈路,其TS 16為用于運載內務處理通信協議的通信通路。在V5.2接口初始化時,主鏈路TS16運載V5接口第三層協議(控制協議、鏈路控制協議和BCC協議)的第二層數據鏈路信息和ISDN D通路信息。次鏈路的TS16用于運載內務處理通信協議的通信通路,并作為主鏈路TS16的備用通信通路。V5.2接口上的主鏈和次鏈路中的TS16總是物理C通路。因此,V5.2接口與V5.1接口除了在2.048Mbit/s鏈路的數目上不同以外,還有三個主要方面不同,如下表3所示:一是V5.2接口支持附加的內務處理協議,它與控制協議共享同一時隙;二是V5.2有附加的備用時隙以提高通信的安全性;三是V5.2較V5.1的S-ISDN通信通路多,ISDN的呼叫控制不需要局限在一個V5時隙中。
表3:V5.2通信時隙
對于16條鏈路的V5.2接口,理論上最大可分配的通信通路可達48個。在V5.2接口上有許多條鏈路時,需要將主鏈路的TS16和次鏈路的TS16用作內務處理通信協議的通信通路。其他鏈路通信通路的一般分配過程如下述:
1)其他鏈路的TS16
2)如果還需要,則一個鏈路的TS15;
3)如果還需要,則相同鏈路的TS31;
4)如果還需要,則按2)、3)所述,繼續分配下一個鏈路的TS15,然后為TS31。
上述分配過程重復進行,直到所有鏈路的TS15、TS31全部被分配。
附加內務處理協議對通信通路分配到時隙會產生間接的影響,因為它們減少了控制協議占用空閑時隙的容量。由于附加協議的存在,呼叫控制通信共享相同時隙的可能性很小,特別是當它們被大量使用時。由于所有的內務處理協議能有效地分配到一個通信時隙上,所以附加內務處理協議的引入,并沒有對協議分配到時隙產生直接的影響。
與附加時隙分配至通信通路相似,備用通路的使用也會產生類似的影響。它的主要影響是增加了與通信有關的時隙數目。對V5.1接口引起的改變是,備用方式使得一個通信通路要與多個時隙保持有動態聯系,如果有一條專用鏈路上發生故障,可倒換到不同鏈路上去。
欲進一步了解V5接口相關技術性能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