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TSI的規范
依據ETSI的GSM規范,指定了900、1800和1900MHz三個工作頻段用于GSM系統,其中GSM 900頻段還有G1(E-GSM)頻段和P(P-GSM)頻段之分。相應地,GPRS也工作于這三個頻段。如表1-1所示了GSM與GPRS的工作頻段,包括上/下行頻段和雙工間隔及載頻間隔等。
表1-1:ETSI規范的GSM與GPRS工作頻段
依據900MHz系統的標準,其P(P-GSM)工作頻段為890~960MHz,其中,890~915MHz位于移動臺向基站發信號,稱為上行鏈路,935~960MHz用于基站向移動臺發信號,稱為下行鏈路。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之間的頻率間隔(雙工間隔)為45MHz,載頻間隔為200kHz。這樣系統的雙工載頻數共125個(實際可用124個)。依此,GSM/GPRS900系統的P頻段頻率點列表詳見下表1-2。
表1-2:GSM/GPRS900系統P頻段的頻率點列表(124個)
在ETSI的GSM標準第二階段引入了1800MHz和1900MHz頻段的,引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900 MHz頻段頻率緊張,不能滿足高話務密度城市和地區業務發展的需要。
二、我國的規定
1、YD/T 883的技術要求
在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883-2009《900MHz/1800MHz T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 基站子系統設備技術要求及無線指標測試方法》中要求,我國GSM/GPRS系統的工作頻段,使用900MHz和1800MHz兩個頻段,其中900MHz為P(P-GSM)頻段,其具體要求詳見下表2-1,與表1-1中是一致的。表中載波頻率以絕對射頻信道號(ARFCN)表示,以f l (n) 和f u(n)分別表示ARFCN為n的上行頻率和下行頻率。
表2-1:GSM/GPSR的工作頻段和信道分配(YD/T 883)
欲詳細了解YD/T 883規定內容的請進入。
2、YD/T 5104的建網要求
在我國通信行業工程建設標準YD/T 5104-2015《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900MHz/1800MHz TDMA 工程設計規范》中,從組網建網設計的角度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要求GSM/GPRS 900MHz/1800MHz系統的工作頻段、頻道間隔、雙工收發間隔、頻率容限及發射帶寬應符合下表2-2-1的內容。與表1-1的要求也是一致的,但表中給出的1800MHz頻段和同時給出的G1(E-GSM)頻段所使用的范圍與表1-1是不相同的。實際上我國通信部門使用G1(E-GSM)頻段組網的不多,而鐵路部門(GSM-R)所使用的頻段正落在G1(E-GSM)頻段之內(上行885~889MHz,下行930~934MHz)。
表2-2-1:GSM系統的工作頻段、頻道間隔、雙工收發間隔、頻率容限及發射帶寬
YD/T 5104給出的頻道配置采用等間隔配置方法,頻道序號和頻道標稱中心頻率的關系詳見下表2-2-2中。
表2-2-2:GSM系統頻道序號和頻道標稱中心頻率的關系
欲詳細了解YD/T 5104規定內容的請進入。
根據我國現有數字移動通信網頻道分配情況,多數未按頻道配置組進行,而是根據干擾情況選配頻道,因此在YD/T 5104-2015中未將頻道配置組列入。但其實,關于頻道配置組,我國早期是有規劃的。GSM900系統使用的絕對射頻信道號(ARFCN)n為1~124,其中n = 1~75為原模擬移動電話的頻道號,共10M帶寬;中國移動公司使用n = 76~95共20個頻道和4M帶寬(頻率為上行905~909 MHz、下行950~954 MHz);中國聯通公司使用n = 96~124共29個頻道和6M帶寬(頻率為上行909~915 MHz、下行954~960 MHz)。另外,當時中國移動公司還擁有1800 MHz頻段,使用了n = 512~562共10M帶寬。為了實現4×3頻率復用,對于基本GSM系統(P-GSM)頻段,將n = 76~124的49對頻道劃分為12個頻道組,各頻道組所包含的頻道序號詳見下表2-2-3。
表2-2-3:P-GSM系統的頻道配置組
另外,ETSI雖然指定GMS系統有三個工作頻段,但在我國,只選用了GSM 1800MHz頻段而未使用1900MHz頻段,用GSM 1800MHz頻段主要來承載高話務量為主要目標,因此在YD/T 5104中就GSM/GPRS 900MHz/1800MHz雙頻組網給以了說明。
欲詳細了解GSM 900MHz/1800MHz雙頻組網說明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GSM系統頻率規劃概念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