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T V.35建議《Data transmission at 48 kbit/s using 60~108 kHz group band circuits (使用60kHz~108kHz組帶電路的48kbps數據傳輸)》最早發布于1984年10月,它適用于60kHz~108kHz組帶電路。后來ITU-T又于1988年11月同時發布了同樣適用于60kHz~108kHz組帶電路的V.36建議《Modems for synchronous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60-108 kHz group band circuits(使用60kHz~108kHz組帶電路的同步數據傳輸調制解調器)》和V.37建議《Synchronous data transmission at a data signalling rate higher than 72 kbit/s using 60-108 kHz group band circuits(使用60kHz~108kHz組帶電路,數據信令速率高于72kbps的同步數據傳輸)》。因此,實際上V.35建議已分別被V.36、V.37建議所代替。
為了在音頻模擬線路上傳輸更高的數字信號速率,使得在60kHz~108kHz基群電路上可以傳輸大于48kbps速率的數據,ITU-T制定了V.35,實現了48kbps數據傳輸的寬帶調制解調器,V.37標準是的傳輸速率高于72 kbit/s,乃至可達144 kbit/s。
欲更多了解DTE與DCE間的接口特性概念的請進入。
1、接口電路定義
V.35建議接口電路名稱的定義及接口電路的編號符合ITU-T V.24建議的規定,其接口電路名稱參見ITU-T V.24建議的100系列接口電路定義。
2、機械特性
其物理接口采用符合ISO 2593-1984規定的34針長方型連接器,插針(孔)分配及接口電路編號具體詳見下表2-1。也可采用ISO 2110規定的25針D型連接器。
表2-1:ITU-T V.35接口電路插針分配
3、電氣特性
其V.35建議接口電氣特性詳見下表3-1。信號發生器的極性由100Ω負載時的輸出電壓(0.55±0.11V)決定,當端子A對端子B的電壓為正時判定為二進制數據“0”,當端子A對端子B的電壓為負時判定為二進制數據“1”。
表3-1:ITU-T V.35接口電路電氣特性
4、功能特性和規程特性
接口電路的功能特性和規程特性符合ITU-T V.24建議。
欲詳細了解ITU-T V.24接口特性的請進入。
溫馨提示:ITU-T的V.35建議實際上已經失效。但由于V.35接口曾經使用的非常廣泛,直到目前仍有使用,因此這里的介紹供參考使用。現在使用的是V.36和V.37建議,若要詳細了解這兩個建議書的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
附件1:V.36(11/1988)《Modems for synchronous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60-108 kHz group band circuits》
附件2:V.37(11/1988)《Synchronous data transmission at a data signalling rate higher than 72 kbit/s using 60-108 kHz group band circuits》
欲進一步了解ITU-T系列數據通信接口特性及參數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