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連接方式
在低速數據通信中,DTE/DCE接口的電氣連接有以下3種方式,其示意圖詳見下圖1:
圖1:DTE/DCE接口的三種電氣連接方式圖
1、非平衡方式:見圖1(a)。這種方式應用于按分立元件設計的非平衡接口。發送器和接收器是單端入/出的,收發兩端共用一根信號地線。一般情況下,信號地線與發端的邏輯地是相連的。但當兩端的邏輯地之間存在電位差時,就極易造成接收誤差。這種接口電路的不對稱性會使信號由“1”和由“0”到“1”的過渡時間不相同。當連接電纜增長時,線間電容隨之增大,從而引起信號的嚴重畸變。一般用于低于20Kb/s的數據傳輸速率,傳輸距離不大于15m。V.28采用了這種電氣連接方式,EIA RS-232-C與之兼容。
2、差動接收的非平衡方式:見圖1(b)。這種方式應用于按集成電路元件設計的非平衡接口。與前者相比,發送器中仍是非平衡方式,但接收器采用差動輸入方式,因而有效地抑制了邏輯地電位差及外界干擾信號的影響。發送端的信號電平為+4V~+6V和-4V~-6V,接收端的信號電平為+0.2V~+6V和-0.2V~-6V,故信號電平允許變化范圍(又稱噪聲容限)為3.8V。數據傳輸速率與傳輸電纜長度有關,當速率為3Kb/s時,電纜長度可達1000m;而當速率為300Kb/s時,電纜長度僅為10m。ITU V.10與X.26采用了這種電氣連接方式,EIA RS-423A與之兼容。
3、平衡方式:見圖1 (c),這種方式用于按集成電路元件設計的平衡接口。接口的發送器是平衡方式,接收器則采用差動輸入方式,兩者用對稱平衡電纜連接。對平衡型發送器來說,兩根輸出引線對地電位的代數和恒定不變,對地的阻抗應相等。由于接收采用差動輸入,有效地減少了邏輯地電位差及外界干擾的影響。發送端的信號電平為+2V~+6V和-2V~-6V,接收端的信號電平為+0.2V~+6V和-0.2V~-6V,噪聲容限為1.8V。數據傳輸速率與傳輸長度有關,當速率為100Kb/s時,電纜長度可達1000m;而當速率為10Mb/s時,電纜長度僅為l0m。ITU V.11/X.27采用了這種電氣連接方式,EIA RS -422A與之兼容。
欲更多了解數據通信中常用接口名稱解釋的請進入。
二、連接方式的應用
1、非平衡雙流互換電路
非平衡雙流互換電路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互換電路,ITU-T建議的V.28就采用的這種互連連接方式,是ITU-T建議的V.24接口所使用的電氣特性的規范。我國國家標準GB 3455《非平衡雙流接口電路的電特性》與ITU-T的V.28建議技術上是完全兼容的,GB 3455規范的內容包括:等效電路(詳見下圖2-1)、負載與發生器及其電氣特性等。若要詳細了解該標準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2-1。
圖2-1:非平衡雙流互換電路的等效電路
附件2-1:GB 3455-1982《非平衡雙流接口電路的電特性》
欲詳細了解ITU-T的V.28建議介紹的請進入。
2、非平衡雙流互換電路
ITU-T的V.10/X.26建議就采用的這種互連連接方式,即差動接收的非平衡方式。我國國家標準GB/T 7618《在數據通信領域中通常同集成電路設備一起使用的非平衡雙流接口電路的電氣特性》與ITU-T的V.10/X.26建議為等效采用,GB/T 7618規范的內容包括等效電路(詳見下圖2-2)及其電氣特性等。若要詳細了解該標準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2-2。
圖2-2:非平衡雙流互換電路的等效電路
附件2-2:GB/T 7618-1987《在數據通信領域中通常同集成電路設備一起使用的非平衡雙流接口電路的電氣特性》
欲詳細了解ITU-T的V.10/X.26建議介紹的請進入。
3、平衡雙流互換電路
ITU-T的V.11/X.27建議就采用的這種互連連接方式。我國國家標準GB/T 7619《在數據通信領域中通常同集成電路設備一起使用的平衡雙流接口電路的電氣特性》與ITU-T的V.11/X.27建議為等效采用,GB/T 7619規范的內容包括等效電路(詳見下圖2-3)及其電氣特性等。若要詳細了解該標準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2-3。
圖2-3:非平衡雙流互換電路的等效電路
附件2-3:GB/T 7619-1987《在數據通信領域中通常同集成電路設備一起使用的平衡雙流接口電路的電氣特性》
欲詳細了解ITU-T的V.11/X.27建議介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