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述
3GPP定義的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LTE系統)的核心網稱之為演進的分組核心網(EPC,Evolved Packet Core)。3GPP 于2004年12月在希臘雅典會議上啟動了面向全IP的分組域核心網的演進(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統架構演進)項目的研究,并在WI階段更名為EPC。3GPP的目的是未來移動通信網絡向全IP網絡演進、接入方式呈現多樣化的態勢,EPC是下一代移動分組網絡的演進方向;將具有支持端到端的QoS保證、全面分組化、支持多接入技術、支持實時業務、網絡層次扁平化等優勢。
欲具體了解LTE系統介紹的請進入。
1、EPC的引入
當初,對于EPC的引入,共有三種組網方案備選:其一是與2G/3G分組核心網分別獨立組網;其二是與2G/3G分組核心網共網關組網;其三是與2G/3G分組核心網共核心網組網。這三種組網方案各有利弊,分別滿足網絡發展不同場景的組網需求,下表1-1給出了其分析比較。
表 1-1:EPC的引入的三種組網方案比較分析
從網絡長期演進的趨勢分析,移動分組核網的目標網絡應該支持2G/3G/LTE等共核心 網,用戶面、控制面、用戶數據和策略控制方面完全統一, 即2G/3G/LTE等多種接入技術同時接入分組核心網,用戶面實現GGSN、P-GW等融合;控制面實現SGSN、MME融合;用戶數據實現HLR、HSS等融合;策略控制實現2G/3G、LTE的PCRF融合。
2、EPC的網絡架構
為此,3GPP將EPC的引入采用了2G/3G/LTE共核心網組網的網絡架構(始于R8),如下圖1-2所示(也稱為EPS(演進的分組系統),因為它包含有無線接入網絡及其它連接外網)。其網絡實體主要由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服務網關(S-GW)、分組數據網網關(P-GW)、歸屬用戶服務器(HSS)、策略和計費規則功能(PCRF)等網元構成。各網元的功用簡述于下表1-2中。網元實體間由不同的接口相連(3GPP共定義了十多種相關接口)。EPC 分組核心網通過 S1-MME 和 S1-U 接口與 LTE 無線接入網相連,通過 SG i 接口與外部 PDN 網絡相連。
圖 1-2:EPC的網絡架構
表 1-2:EPC網元簡述
3、關于無線接入網絡(RAN)的接入
LTE系統核心網(EPC)設備的技術要求是與接入的無線接入網類型不同,而其技術要求有所不同。主要包括EPC的設備功能要求和EPC組網中相關網元間的接口即要求的不同。EPC可以支持的無線接入網的接入有兩種類型,其一是演進的通用陸地無線接入網(E-UTRAN);其二是CDMA無線接入網。E-UTRAN是3GPP規范的對3G無線接入網(UTRAN)的演進;CDMA無線接入網是原3GPP2所規范,同又包括CDMA2000 e1x無線網絡和CDMA2000 eHRPD無線網絡。
二、支持E-UTRAN接入的EPC設備技術要求
1、EPS組網形式
支持E-UTRAN接入的EPC的組網形式包括漫游和非漫游兩種場景。在非漫游場景下S-GW和P-GW可以分設(可參見圖1-2所示,即3GPP接入的非漫游場景:S-GW和P-GW分設),也可以合設,此時S-GW和P-GW之間的S5接口將是內部接口。在漫游場景下,包括本地疏導和非本地疏導兩種模式:非本地疏導模式如下圖2-1-1所示;本地疏導模式如下圖2-1-2(所描述的是用戶的業務由歸屬網絡提供)和下圖2-1-3所示(所描述的是用戶的業務由拜訪網絡提供)。
圖 2-1-1:3GPP接入的漫游場景-業務由歸屬路由
圖 2-1-2:3GPP接入的漫游場景-用戶面由本地疏導,業務由歸屬域提供
圖 2-1-3:3GPP接入的漫游場景-用戶面由本地疏導,業務由拜訪地提供
在實際組網中,基于非接入層(NAS,Non-Access Stratum)的EPC組網方式如下圖2-1-4所示,即采用option 3/3a/3x方式。圖中NAS配置中,雙聯eNB作為主節點,gNB作為輔節點。注意,對于非接入層(NAS)協議,是UE與EPC的MME間的信令和控制處理協議,它獨立于無線接入網絡的,即此時eNB是直接轉發其協議的。
圖 2-1-4:基于NAS的EPC組網方式
2、網元與接口
支持E-UTRAN接入的EPC網絡,其網元設備主要包括:MME、S-GW、P-GW、S4-SGSN、HSS、PCRF等。下表2-2-1給出了這些網元設備的基本功能要求。
表 2-2-1:支持E-UTRAN接入的EPC網絡網元設備的基本功能
支持E-UTRAN接入的EPC網絡,其網元設備間包括的主要接口參考點詳見下表2-2-2,描述了其位置和作用。
表 2-2-2:支持E-UTRAN接入的EPC網絡網元設備間的接口
3、設備技術要求
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2628.1《演進的移動分組核心網絡(EPC)設備技術要求 第1部分:支持E-UTRAN接入》,規定了與E-UTRAN接入相關的基于GTP協議(通用分組無線業務隧道協議)的演進的移動分組核心網設備的技術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各網元設備功能要求、EPC網絡中各接口及協議要求;以及計費要求、設備容災和備份要求、操作維護及網管要求、定時和同步要求、環境要求、電源和接地要求等。若要詳細了解該標準規定的支持E-UTRAN接入的EPC網絡設備技術要求的請查閱下附件2。
附件 2:YD/T 2628.1-2021《演進的移動分組核心網絡(EPC)設備技術要求 第1部分:支持E-UTRAN接入》
三、支持CDMA無線接入的EPC設備技術要求
1、EPS組網形式
支持CDMA無線接入的EPC的組網形式,包括CDMA2000 e1x無線網絡的接入和CDMA2000 eHRPD無線網絡的接入,下圖3-1-1是EPC網絡支持到cdma2000的e1x CSFB過程的組網形式;下圖3-1-2所示的是EPC網絡支持到cdma2000的eHRPD無線網絡基于PMIP S2a接口接入的組網形式。
圖 3-1-1:EPC網絡支持到cdma2000的e1x CSFB的組網形式
圖 3-1-2:EPC網絡支持到cdma2000的eHRPD的組網形式
2、網元與接口
下述重點介紹EPC網絡支持到cdma2000的eHRPD的組網形式中的相關網元設備及其間的接口(參見提3-1-2)。相關網元設備包括MME、S-GW、P-GW、HSS/AAA等,其基本功能要求詳見下表3-2-1;其網元設備間包括的主要接口詳見下表3-2-2,描述了其位置和作用。
表 3-2-1:支持cdma2000 eHRPD接入的EPC網絡中相關網元設備的基本功能
表 3-2-2:支持cdma2000 eHRPD接入的EPC網絡中相關網元設備間的接口
3、設備的技術要求
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2628.2《演進的移動分組核心網絡(EPC)設備技術要求 第2部分:支持CDMA接入》,規定了演進的移動分組核心網絡中支持CDMA接入部分的設備MME、S-GW、P-GW、HSS/AAA的技術要求,包括:設備功能要求、設備性能要求、設備的接口和協議要求,以及網絡容災和和備份要求、網管和操作維護要求、定時和同步要求、環境要求、電源和接地要求等。若要詳細了解該標準規定的支持CDMA接入的EPC網絡設備技術要求的請查閱下附件3。
附件 3:YD/T 2628.2-2015《演進的移動分組核心網絡(EPC)設備技術要求 第2部分:支持CDMA接入》
欲具體了解相關EPC設備技術要求的通信行業標準版本情況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LTE系統基站設備技術要求的請進入:TD-LTE系統;LTE-FDD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