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是各交換局交換設備在完成呼叫接續中的一種通信語言。交換設備與用戶之間的信令稱之為用戶信令,交換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信令稱之為局間信令。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N 065-1997《郵電部電話交換設備總技術規范書》給出了對交換設備的基本信令要求。
欲更多了解關于郵電部電話交換設備總技術規范書介紹的請進入。
一、用戶信令要求
1、PSTN用戶的用戶信令
PSTN用戶的用戶信令,在下表1-1-1的用戶線條件下應能滿意工作,用戶線條件主要是指用戶環路電阻、用戶線線間絕緣電阻和用戶線線間電容等。
表1-1-1:PSTN用戶的用戶信令滿意工作的用戶線條件
用戶信號技術指標與號盤話機、直流脈沖按鍵話機及多頻按鍵話機有關的用戶信號技術指標詳見下表1-1-2和表1-1-3。其中,接收號盤話機和直流脈沖按鍵話機的接收器的技術指標詳見下表1-1-2;與多頻按鍵(MFPB)話機有關的用戶信號技術指標詳見下表1-1-3。
另外,多頻按鍵話機所采用的頻率組合欲了解的請進入。
表1-1-2:接收號盤話機和直流脈沖按鍵話機的接收器的技術指標
表1-1-3:與多頻按鍵(MFPB)話機及局內按鍵接收器技術指標
2、ISDN用戶的用戶信令
具體詳見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N 034-1997《ISDN用戶-網絡接口規范》,該標準是一個系列規范。
欲更多了解YDN 034-1997系列標準介紹的請進入。
二、局間信令要求
1、局間數字型線路信號
1)數字型線路信號編碼
30/32路PCM系統中30個話路數字型線路信號由第16時隙按復幀抽樣集中傳送(每復幀由16個子幀組成)。其中,每一話路的兩個傳輸方向各有a、b、c、d共4比特碼位可供線路信號編碼,第16時隙的結構格式由表2-1-1所示。
表2-1-1:第16時隙的結構格式
根據30/32路PCM系統傳送信號的編碼格式,考慮到目前電話網線路信號的容量,前向采用af、bf、cf三位碼,后向采用ab、bb、cb三位碼,它們的基本含義詳見下表2-1-2。
表2-1-2:30/32路PCM系統傳送信號的編碼含義
2)局間中繼接口配合要求
采用a、b線接口中繼方式,交換局中繼器與PCM信號轉換設備間傳送的直流標志信號,要求高阻的標稱值不小于9000Ω,極性標志電阻的標稱值可根據實際設計需要選定,“-”為負電極,“+”為地,“0”為斷路。
采用E、M線接口中繼方式時,規定E線和M線無電流時編碼為1狀態,接通有電流時為0狀態,交換局E、M中繼器電源為負電源,PCM信號轉換設備E、M中繼器可根據元器件的特點采用不同的電流值。E、M線工作電流一般不大于30mA,最大不應超過40mA。
2、多頻計發器信號方式
1)信號編碼
多頻計發器信號分為前向和后向兩種,采用120Hz等差級頻。前向信號采用1380~1980Hz高頻群,按六中取二編碼,最多可組成15種信號。后向信號采用780~1140Hz低頻群,按四中取二編碼,最多可組成6種信號。具體詳見下表2-2-1和表2-2-2。
表2-2-1:前向信號編碼
表2-2-2:后向信號編碼
2)信號傳送方式
多頻計發器信號方式使用前向和后向兩種信號,采用多頻編碼、連續互控、端到端的傳送方式。但是為了提高多頻計發器信號傳送的可靠性,也可以在必要時由轉接局全部轉發多頻計發器信號。在某些情況下,多頻計發器信號也可以采用脈沖型的信號。
互控傳送過程:去話端發送前向信號;來話端識別前向信號,發送后向信號;去話端識別后向信號,停發前向信號;來話端識別前向信號停發,停發后向信號;去話端識別后向信號停發,根據收到的后向信號要求,發送下一位前向信號,開始第二個互控過程。
欲了解關于多頻互控信令的編碼方式、信令種類和含義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