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Internet)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互聯網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對監管和治理形成巨大挑戰。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是世界各國共同的追求。實踐證明,法治是互聯網治理的基本方式。運用法治觀念、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推動互聯網發展治理,已經成為全球普遍共識。
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中國堅持依法治網,持續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推動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進入新時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將依法治網作為全面依法治國和網絡強國建設重要內容,努力構建完備的網絡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網絡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網絡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網絡法治保障體系,網絡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網絡立法、網絡執法、網絡司法、網絡普法、網絡法治教育一體推進,國家、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網民等多主體參與,走出了一條既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又有中國特色的依法治網之路。中國的網絡法治建設不僅有力提升了中國互聯網治理能力,也為全球互聯網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為全面介紹中國網絡法治建設情況,分享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的經驗做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4年3月16日特發布《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白皮書。若要詳細了解該白皮書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該白皮書的目錄包括:
附件 :《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前言
一、堅定不移走依法治網之路
二、夯實網絡空間法制基礎
(一)建立網絡權益保障法律制度
(二)健全數字經濟法治規則
(三)劃定網絡安全法律紅線
(四)完善網絡生態治理規范
三、保障網絡空間規范有序
(一)保障個人信息權益
(二)保護網絡知識產權
(三)規范網絡市場秩序
(四)維護國家網絡安全
(五)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四、捍衛網絡空間公平正義
(一)創新網絡司法規則
(二)探索網絡司法模式
(三)維護網絡司法權益
五、提升全社會網絡法治意識和素養
(一)拓展“互聯網+普法”新模式
(二)普及網絡法律法規
(三)面向重點對象開展網絡普法
(四)強化網絡法治研究教育
六、加強網絡法治國際交流合作
(一)積極參與規則建設
(二)廣泛開展交流合作
(三)努力搭建對話平臺
結束語
欲進一步了解我國相關互聯網絡的法律法規體系的請進入。
918.5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