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家標準GB/T 15279-2002《自動電話機技術條件》,參考ITU-T的建議和國外一些電話機標準,規定了我國自動電話機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包裝等方面的要求。該標準適用于接入公眾網模擬口的脈沖和雙音頻式手柄電話機,帶有手柄功能的其它多功能終端也可參照使用。該標準是我國的自動電話機的基礎標準,也是制定其它各種功能模擬式電話機標準的依據。自動電話機主要技術性能指標要求介紹如下,若要詳細了解該標準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
附件:GB/T 15279-2002《自動電話機技術條件》
欲更多了解我國公用電話網交換機接口介紹的請進入。
一、通話傳輸特性
1、響度評定值
電話機接入模擬電話網測試系統,其發送和接收響度評定值(SLR/RLR)、側音掩蔽評定值(STRM)應符合下表1-1的要求。
表1-1:自動電話機的響度評定值指標要求
2、發送/接收頻率響應
在0km用戶線條件下,發送頻率響應的典型曲線(圖1-2-1中虛線)及其允許誤差(圖1-2-1中實線)如圖1-2-1所示;在0km用戶線條件下,接收頻率響應的典型曲線(圖1-2-2中虛線)及其允許誤差(圖1-2-2中實線)如圖1-2-2所示。
圖1-2-1:自動電話機的發送頻率響應的典型曲線
圖1-2-2:自動電話機的接收頻率響應的典型曲線
3、交流阻抗
在300Hz~3400Hz頻率范圍內,電話機通話狀態下的交流阻抗相對于圖1-3示的平衡網絡的穩定平衡回損和回聲平衡回損應符合下表1-3的要求。
圖1-3:平衡網絡
表1-3:自動電話機的通話狀態阻抗要求
4、其它通話傳輸特性
包括發送/接收振幅特性(響度隨輸入電平的變化)、發送/接收非線性失真、噪聲特性、話機通斷電時的最大聲級、直流電阻、漏電電流等。具體要求詳見下表1-4。
表1-4:自動電話機的其它通話傳輸特性
二、話機的撥號特性
1、直流脈沖信號特性
話機發出的直流脈沖數應與所操作的號碼數字相對應,其中“0”對應10個脈沖。發號時的脈沖速度、斷續比及相鄰兩串脈沖之間的時間間隔應符合下表2-1的要求。話機發號時的接通電阻應不大于350Ω,斷開電阻應不小于100kΩ。
表2-1:電話機脈沖發號特性
2、雙音多頻信號特性
號盤上的數字和符號所對應的標稱頻率組合詳見下表2-2-1,其中“*”和“#”鍵用做功能鍵;“A”、“B”、“C”、“D”鍵備用。雙音多頻信號相關性能指標要求詳見下表2-2-2。
表2-2-1:雙音多頻信號的頻率組合
表2-2-2:雙音多頻信號相關性能指標要求
三、電話鈴特性
電話機的收鈴特性包括振鈴功率靈敏度、振鈴阻抗及振鈴聲級等,詳見下表3-1。
表3-1:電話機的收鈴特性
四、電話機部件技術要求
1、按鍵號盤要求
按鍵號盤的使用壽命應不小于3×105次。按鍵行程應在1~3mm之間,將鍵壓到底時應有明顯手感,否則話機應設聲或光顯示。號盤上的數字鍵、功能鍵和備用鍵應按圖4-1所示的推薦順序排列,鍵面的字跡應清楚、醒目、耐磨,字體比例協調。使用數字鍵盤輸入漢字的電話機終端應采用GB/T 18013-2000推薦的字母鍵位設定。盲人識別鍵應設在“5”字鍵上,按壓該鍵有明顯的凸起手感。
圖4-1:按鍵號盤鍵位推薦順序排列
2、其它部件的技術要求
該標準還給出了電話機的叉簧、話機繩和手柄繩、“R”鍵的技術特性要求,詳見下表4-2。推薦話機繩和手柄繩采用多股銅線。設“R”鍵的電話機,應明顯標記“R”字。
表4-2:電話機的叉簧、話機繩和手柄繩、“R”鍵的技術特性要求
對電話機的外觀及結構要求是:話機的外表面不應有損傷、毛刺、凸凹不平和裂紋。涂覆件的表面不應有脫漆、起泡、涂層脫落、銹蝕等現象。話機的零部件均應按圖紙正確裝配、安裝牢固、工作可靠、便于維護。
五、安全方面要求
安全方面要求包括:電話機的耐壓與絕緣性能、抗雷擊性能、電磁兼容性能(包括輻射發射電場的限值、傳導發射的限值、抗擾度的限值等)、可靠性性能等方面,具體要求詳見下表5:。
表5:電話機的安全方面性能要求
六、功能要求
GB/T 15279給出的電話機的功能要求包括8項,具體詳見下表6。
表6:自動電話機的功能要求
七、使用條件及對環境的適應性
電話機的使用條件包括溫/濕度、大氣壓力、環境噪聲等,具體詳見下表7-1的要求。電話機對環境的適用性主要是指在使用條件(溫/濕度變化、大氣壓力變化等)、振動、碰撞、跌落等環境變化情形下,電話機的正常工作、功能保持的適應能力,具體要求詳見下表7-2。
表7-1:自動電話機的使用條件要求
表7-2:自動電話機對環境的適應性要求
欲進一步了解使用公用電話網的傳真機技術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