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述
在光接入網(OAN)中,大多采用的是無源光網絡(PON)系統,但有源光網絡(AON)系統特殊場景下也有被采用。對于有源光網絡(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在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1034《接入網名詞術語》中給出的定義是:分配網絡(DN)采用有源器件(如復用器、光放大器等)的光接入網(OAN)。這里的PON和AON是特指光接入網(OAN)的實現形式,它們都屬于光纜數字線路系統。
欲更多了解無源光網絡(PON)系統介紹的請進入。
依據ITU-T G.950《數字線路系統的一般考慮》建議,數字線路系統實際上是一種在給定比特率上實現數字線路段的手段。對數字線路系統的建議可以識別特定的傳輸媒體和傳輸技術(如同軸電纜、再生傳輸等)。在同一介質上以給定比特率運行的所有數字線路系統應符合以相同比特率運行的數字線路部分的特性。對于有源光網絡(AON)應是光纜數字線路系統,它應由線路終端(復用器/解復用器)、光纜段和再生器(如果配置的話,接入網中一般不配置)組成。有源光網絡(AON)中的光纜數字線路系統一般為PDH系統和SDH系統。
P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中,需要設計的參數有發送功率、接收靈敏度和過載點、線路碼型、工作波長、運行和維護特性等。但必須遵守的公共參數是收發點(即S點和R點)之間光通道的允許衰減和最大色散,這在G.955《基于1544kbit /s和2048kbit /s等級的光纜數字線路系統》中作了明確的規定。按此規范的P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只能提供縱向兼容性,縱向兼容性只保證光纜線路和兩端設備可以獨立的標準化,但光纜線路本身和兩端設備必須仍然由同一廠家的產品組成。
S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中,不僅要求提供上述的縱向兼容性,還要提供橫向兼容性,即在同一光纜段內可以混合使用不同廠家的產品。這樣,提供了極大的網絡靈活性和方便的網絡管理。要實現這一點必須對SDH設備進行周密、細致的規范。
欲具體了解PDH與SDH速率等級系列介紹的請進入。
二、P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
1、參考模型
依據ITU-T G.981《本地網絡的PDH光線路系統》建議在有源光網絡(AON)接入網中,P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的參考模型和規定的參考點詳見下圖1-1,其按實際運用方式可分為雙纖系統和單纖系統。
圖1-1:AON中P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的參考模型和參考點
2、系統的光功率分配
系統的光功率分配須有一定的富余度,稱為系統富余度。由光纜富余度(Mc)和設備富余度(Me)組成,如圖1-2所示。光纜富余度(Mc)包括:光纜配置的修改(如:增加接頭、增加光纜的長度);由于環境因素引起的光纜性能的變化;S和R點間的任何一個光無源器件或連接器的性能劣化。Mc一般取值0.1~0.2dB/km,也可以給一個固定值3~5dB。當傳輸距離小于5km時,Mc取1dB;當傳輸距離大于5km小于10km時,Mc取2dB;當傳輸距離大于10km時,Mc不得小于3 dB。設備富余度(Me),包括時間和環境因素對設備性能的影響所需的富余度(如:注入功率、接收靈敏度、設備連接器性能劣化等)。Me一般取值3dB。
圖1-2:系統光功率分配
3、發送器
光源類型可采用多縱模激光器(MLM-LD)或發光二極管(LED)作為光源。激光器最好不要求致冷。在S點,LD的平均發送光功率大于-9,-6,-3dBm;LED的平均發送光功率大于-30dBm。對較短的傳輸距離,還可以降低要求。
4、接收器
光接收器的動態范圍應滿足由于設備生產偏差、溫度影響和總的光通道衰減的自動補償。最大光通道代價應≤1dB,光通道代價是考慮到發送的光譜特性和光纖色散而引起的。系統的接收靈敏度是指設備接入系統的條件下,保證BER=1×10-10時,在R點測得的所需最低接收光功率值。表1-4列出對E系列各速率系統的要求。
表1-4:各速率系統的指標要求
5、單纖線路終端的光特性
對于單纖系統,線路終端的光反射在參考點S/R處應小于20dB。
6、光通道
S、R點之間光通道的總特性由下述特性確定:光纜、光分支器、光連接器和其它光無源器件的特性。在光纜采用G.652光纖時,參考點S、R之間總的光通道特性列于表1-6-1(按G.955規范)和表1-6-2(按G.981規范)。
表1-6-1:參考點S、R之間總的光通道特性(G.955規范)
表1-6-2:參考點S、R之間總的光通道特性(G.981規范)
表1-6-1列出的要求是對具有最大段長的傳輸系統的最低要求,應用在短距離情況下(如光接入網中),為了采用更經濟的設備時,允許與表1-6-1所列的要求不同,如表1-6-2所列出的要求。表1-6-2列出的要求指最壞情況的值,實際運用時,可選擇比最壞情況下好的參數(如光發送功率、光纖色散系數等)以獲得更長的傳輸距離。
三、S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
S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就是指連接兩個SDH設備(終端復用器,DXC或ADM)的光纜鏈路。按照應用場合可分為局間鏈路和局內鏈路。由于SDH的基本幀結構已經為數字線路系統的運行和維護安排了必要的開銷比特,因而數字線路系統的終端包含有復用功能,這一點與PDH線路系統不同,傳統的線路系統與復用器的差別在SDH設備中已不明顯了。為保證不同實現方案的兼容性,原來的ITU-T G.958《基于同步數字體系的用于光纖電纜的數字線路系統》(該建議書目前已撤銷了)將S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定義為兩個相鄰同步復用器的兩個參考點C之間傳送STM-N信號的手段。因此,S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由同步復用器的終端部分(參考點C到A),光纜段和再生器(如果配置的話)組成。
ITU-T G.958描述了局間鏈路和局內鏈路的參考模型如下圖3所示。還表示出G.957 和G.958 所規范的范圍。G.957《與同步數字體系相關的設備和系統的光接口》規范從電-光轉換到光-電轉換的光鏈路部件的性能;G.958規范了連接兩個 SDH設備包括中繼器的光鏈路性能。
圖3:S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的參考模型
關于SDH光纜數字線路系統的相關指標要求,請見本網站的光通信網絡中的SDH技術的相關內容介紹。相對來講,基于SDH體系的有源光接入網(AON)的場景不是很多。
欲詳細了解G.957關于SDH系統相關參數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三種PON技術的性能及比較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