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節能減排意識的不斷增強,光伏能源的利用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在我國通信電源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太陽能電源系統。為了促進太陽能電源系統的普及使用,我國相關標準中對太陽能電源系統做出了規定,同時,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2337還專門規范了通信用光伏電纜的相關規范要求,其中包括相關技術要求。該電纜適用于連接太陽能通信電源光伏組件之間、電池陣列之間及陣列與光伏逆變器直流端之間直流額定電壓為1.8kV、交流額定電壓Uo/U為0.6/1 kV的通信用光伏電纜。下述簡要的介紹其技術要求方面的內容,若要詳細了解該標準具體全部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下述表述中將通信用光伏電纜簡稱呼其“電纜”。
附件:YD/T 2337-2011《通信電源用光伏電纜》
欲更多了解YD/T 2337標準變化情況的請進入。
欲具體了解通信用太陽能電源系統基本介紹的請進入。
一、電纜標記
1、電纜型號
電纜型號由型式代號和規格代號組成,中間用空格隔開。型式代號由燃燒特性代號、系列代號和導體代號組成,燃燒特性代號與系列代號中間用“-”隔開。規格代號為芯數×芯導體標稱截面積(導體代號)。產品電纜型號代號及含義詳見下表1-1。
表1-1:電纜型號代號及含義
2、產品標記
電纜標記用電纜型號和本標準編號表示。示例:單芯4 mm2,第5種鍍錫銅導體,無鹵低煙阻燃光伏電纜可標記為:
WDZ-PV 1×4 (A) YD/T 2337-20XX。
二、電纜材料要求
1、導體:
導體應采用符合 GB/T 4910 要求的鍍錫軟圓銅線。導體由相同材質的鍍錫軟圓銅線絞合而成。絞合導體結構應符合GB/T 3956-2008規定。導體宜為第 5 種軟導體,當需要更柔軟的導體時,可采用第 6 種軟導體。絞合導體外觀應圓整光滑,無機械損傷。導體規格宜為1.5mm2、2.5mm2、4mm2、6mm2、10mm2、16mm2、25mm2和35mm2。
欲具體了解GB/T 4910標準要求的請進入。
2、絕緣
絕緣應無鹵低煙阻燃,可選用無鹵低煙阻燃交聯聚烯烴材料。絕緣應緊密擠包在導體上,且應容易剝離而不損傷絕緣和導體。當絕緣和護套采用共擠方式,并且兩者無法完整分離時,則將這種結構稱為粘結型絕緣和護套。絕緣應圓整、光滑、連續,無針孔、氣泡等缺陷,并應經受 GB/T 3048.9 規定的火花試驗,試驗電壓不應小于交流電壓 4kV 或直流電壓 6kV,當絕緣和護套采用共擠方式,絕緣火花性能由本標準5.3.2條規定的護套火花試驗進行檢驗。絕緣最薄點厚度不應小于 0.5mm。絕緣同心度不應小于 70 %。絕緣顏色通常為本(白)色或黑色。
3、護套
護套應無鹵低煙阻燃,可選用無鹵低煙阻燃交聯聚烯烴材料。護套應圓整、光滑、連續,無針孔、氣泡等缺陷,并經受 GB/T 3048.10 規定的火花試驗,試驗電壓不應小于交流電壓 10kV或直流電壓15kV。護套最薄點厚度不應小于 0.5mm。護套顏色應均勻一致,宜為黑色,也可采用紅色、藍色,顏色應符合 GB/T 6995.2 規定。
欲具體了解GB/T 6995.2標準要求的請進入。
4、分離層
允許在導體與絕緣之間、絕緣與護套之間有分離層,分離層應容易剝離。
5、成纜
光伏電纜一般為單芯結構,也可采用多芯結構。組成多芯結構中的每一根絕緣芯線應符合上述對“絕緣”的要求。多芯結構中的絕緣芯線宜采用顏色(包括色條)或絕緣表面印字等識別標志。多芯電纜絕緣芯線絞合時可加填充物和包覆物。
三、電纜的性能要求
1、電氣性能
在20℃條件下,電纜的導體直流電阻不應大于下表3-1-1的規定值。電纜在持續施加電壓期間不應發生擊穿。絕緣的體積電阻率應符合下表3-1-2的要求。護套表面電阻不應小于 1×109 Ω。
表3-1-1:電纜的導體最大直流電阻
表3-1-2:絕緣的體積電阻率要求
絕緣的直流穩定性要求是:檢測電纜浸入鹽水時的泄漏電流,要求24h平均泄漏電流的增量不應大于10 %,并且電纜在從鹽水中取出后進行的耐電壓試驗中無擊穿。
2、機械物理性能和環境性能
在YD/T 2337中規定了電纜的機械物理性能和環境性能要求,共有22項性能指標項目,具體可見YD/T 2337原文,即見附件。
3、燃燒性能
單根電纜應通過 GB/T 18380.12-2008規定的燃燒試驗。燃燒氣體的酸度pH值加權值不應小于4.3;電導率加權值不應大于10.0μs/mm;透光率不應小于60 %。
欲更多了解阻燃和耐火電纜通則要求的請進入。
4、環保性能
成品電纜所有組成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質含量應符合下表3-4的規定。
表3-4:電纜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要
四、其他要求
1、電纜標志
電纜護套表面應印有制造廠名或其代號、制造年份及產品標記。標志間距不應大于 550mm。標志應字跡清楚,不易擦掉。
2、電纜長度
電纜標準段長一般為 500m、1000m、2000m。允許電纜制造商與用戶按雙方協議規定的長度及偏差交貨。
欲進一步了解通信用太陽能系統技術要求的請進入。
769.0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