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直流供電系統中所使用的全部電力線統稱為直流電源線,其中,包括整流器及蓄電池到直流配電屏、直流配電屏到直流配電列柜(配電單元)、直流配電屏到直流-直流變換器及直流配電屏(或直流配電列柜)到通信設備的電源線。
欲具體了解通信直流供電系統介紹的請進入。
一、導線選擇
1、一般原則
在直流供電系統中,直流纜線的選擇一定要綜合考慮,既要避免初期投資過大,又要避免滿足終期要求時導線改造次數過多。因此,根據GB 51194《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直流纜線應按遠期負荷確定,當近期負荷與遠期負荷相差懸殊時,可按分期敷設的方式確定,設計時應考慮將來擴容的條件。通常情況下,直流配電屏到蓄電池的導線及從直流配電屏到通信機房電源架或電源分支(列)柜的電源線宜按遠期容量設計,從直流配電屏直接敷設到通信設備機架的電源線宜按機架最大用電容量設計。還有,在GB/T 51194中還規定了直流電源電纜有關的選擇要求,具體匯總于下表1-1中。
表1-1:GB 51194中規定的有關直流電纜的選擇要求
欲詳細了解GB 51194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2、電壓降的選擇
直流導線的選擇除額定電流應大于設計電流外,并應按滿足放電回路電壓降的設計要求。直流導線截面積的計算一般有三種方法,即電流矩法、固定壓降分配法及最小金屬用量法。這三種方法都用到回路壓降的,因此,對于直流纜線的選擇來說,線路壓降是主要考慮因素,導線截面積必須滿足允許的電壓損失,以保證直流供電的質量。直流放電回路全程壓降是指從蓄電池經直流配電屏(單元)和直流列頭柜至通信設備電源輸入端的總壓降。根據GB 51194的規定,不同電壓的直流供電系統放電回路全程壓降不應大于下表1-2-1的值。同時要求:線路的電壓損失應滿足用電設備正常工作及啟動時的端電壓的要求。
表1-2-1:各種電壓直流供電系統放電回路的全程壓降值要求
根據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585《通信用配電設備》和YD/T 939《傳輸設備用電源分配列柜》的有關規定,直流配電屏和直流列頭柜(單元)的直流壓降應不大于下表1-2-2的值。另外,依據相關資料,直流供電回路中,相關刀開關、熔斷器等器件及接頭(直流配電屏以外的接頭)直流壓降應符合下表1-2-3的要求。
表1-2-2:直流配電設備和直流配電列柜(配電單元)的直流電壓降值要求
表1-2-3:直流供電回路中相關器件與接頭的直流壓降值
欲詳細了解YD/T 585和YD/T 939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3、導線型號規格的選擇
所選用的直流電源纜線的型號規格、名稱應符合我國相關通信行業標準的規定,如YD/T 1173《通信電源用耐火阻燃軟電纜》、YD/T 2761《通信電源用交聯聚烯烴絕緣電纜》、YD/T 2320《通信用銅包鋁電源線》等,依據工程實際進行合理的選擇使用。
欲詳細了解我國通信行業標準所規范的通信用各種電纜的請進入。
4、電纜導體最高溫度等級的選擇
在通信用低壓電源系統中,由于電纜的導線的載流量的不同,使之電纜在正常運行時導線有最高溫度等級之分,依據YD/T 1173《通信電源用阻燃耐火軟電纜》和YD/T 2761《通信電源用交聯聚烯烴絕緣電纜》的規定,其電纜導體最高溫度等級有下表1-4所示的選擇。
表1-4:電纜導體最高溫度等級的選擇
欲詳細了解YD/T 1173和YD/T 2761標準要求的請進入。
二、導線截面積的計算
直流電源導線截面積的計算一般有三種方法,即電流矩法、固定壓降分配法及最小金屬用量法。
1、 電流矩法
電流矩法是按照直流供電回路所允許的電壓降來計算導線截面積的方法。根據歐姆定律,按下式計算某段導線的電壓降,式中符號的含義詳見下表2-1-1。
△U = IR = IρL / S = IL / gS (式2-1-1)
表2-1-1:式2-1-1中符號的含義
由式2-1-1可以得出下式2-1-2,該式中用到了參數I和L的乘積,即所謂的電流矩,故稱電流矩法。
S = IL /△U·g (式2-1-2)
用式2-1-1計算電壓降應注意的是導線長度L的取值,計算某一段供電回路總電壓降時,應按正、負線的總長度計算。在直流供電系統中,由于一個直流供電回路是由多個電源設備及多段連接電源線組成(電池組、直流配電屏、通信機房不同設備的電源架及連接導線等),為此全程線路壓降是由多種電源設備及多段線路分壓降組成的。即
△U總=△U1+△U2+△U3+…+△Un (式2-1-3)
每段線路壓降計算方法見式2-1-1。計算電流為每段線路通過的電流。
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出導線截面積后,根據設計中所需選擇電源線的型號及該型電源線的截面積規格來確定電源線的截面積。所選擇的電源線截面積應等于或大于實際計算的導線截面積(計算出的截面積未必是產品規格數據)。
對于采用具有二次下載功能的直流供電系統選擇電源線時,由于一次下載設備是基站,用電負荷較大的基站設備(BTS),一般切斷第一級接觸器的電壓設定值每只蓄電池電壓在1.9V/只以上,第二級下載的傳輸設備因用電負荷較小,且饋線距離較近,因此電池到直流配電單元及直流配電單元到基站通信設備(BTS)的導線截面積可不進行電壓降計算,但應核算所選用的導線截面積應大于其設計電流。
配電設備和元器件的實際電壓降可按下式計算。式中:△USH為配電設備或元器件的實際電壓降(V);I最大為通過配電設備或元器件的最大電流(A);IH為配電設備或元器件的額定電流(A);△UH為在額定電流下,配電設備或元器件最大電壓降(V)。在額定電流下,配電設備和元器件直流電壓降參考值見表1-2-2和表1-2-3。
△USH =(I最大 / IH)△UH (式2-1-4)
另外,在GB 51215《通信高壓直流電源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規范》中規定,高壓直流導線截面積應按電纜長期允許載流量選擇、回路允許電壓降計算,取其最大值。回路允許電壓降計算截面積應按下式計算:
Scac = 2ρIca L /△Up (式2-1-5)
式2-1-5中各符號的含義詳見下表2-1-2中,注意,在式2-1-5計算中,電纜長期允許載流量不應小于計算電流量Ica。
表2-1-2:式2-1-5中各符號的含義
欲詳細了解GB 51215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2、固定壓降分配法
所謂固定壓降分配法,就是將直流供電回路允許的全程電壓降的數值,根據經驗分配給每一段饋電回路導線壓降以一個定值,依此定值來計算該段導線截面積。
固定壓降分配法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模擬通信設備電源線設計中較常采用。由于當時通信樓建筑面積比較小(大多在3000m2左右),樓層比較低,且電源線大多采用銅或鋁母線敷設,因此較易采用固定壓降分配法。
這種方法計算簡單,但往往計算的導線截面積前、后銜接不盡合理(有時后一級截面積會大于前一級截面積)。這時就需進行重新分配,直至從電池到通信設備計算的導線截面積從前到后逐級合理選擇,使得前級導線截面積等于或大于后級導線截面積。常見的直流供電系統電壓降值固定分配見表2-2。
表2-2:直流供電系統電壓降值固定分配
表2-2數值僅供了解參考,因為它用于早期的模擬通信系統,對于目前高層通信建筑、分散供電方式、含有高壓直流供電等的數字通信系統是不合適用的。
3、最小金屬用量法
最小金屬用量法是從節約有色金屬出發的一種導線選擇方法。其先利用求多變量函數極值的方法計算出直流供電系統中金屬用量最合理的各段導線電壓降分配數值,再依此計算各段導線的截面積,從而選擇導線的規格。其基本方程為下式,式中各符號的含義詳見下表2-3。
G = SLD = L2ID/△U·g (式2-3)
表2-3:式2-3中符號的含義
最小金屬用量法由于其計算比較繁瑣,因此在工程設計中現均不采用。相關具體計算方法可參見人民郵電出版社早期出版的《電信工程設計手冊》。
欲更多了解通信電源電纜金屬導線用材性能要求的請進入。
三、電纜外皮顏色的選擇
為了便于區分低壓(48V或24V等)直流電源電纜與高壓(240V或336V等)直流電源電纜,兩者的電纜外皮顏色要求是有區別的,依據我國國家相關工程建設標準要求,具體詳見下表3。
表3:直流電纜的外皮顏色要求
欲進一步了解低壓配電電纜選擇內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