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N 117《數字同步網的規劃方法與組織原則》,我國數字同步網網絡節點分為三級。其中一級基準時鐘包括全國基準時鐘(PRC)和區域基準時鐘(LPR)。在我國相關數字同步網通信標準中給出了有關PRC的有關規定,包括定義、設備構成及功能、配置、性能等,如YDN 117、YD/T 1479《一級基準時鐘設備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GB/T 51117《數字同步網工程技術規范》等。
1、全國基準時鐘(PRC)的定義
YDN 117給出的定義:全國基準時鐘(PRC,Primary Reference Clock)是由絕原子鐘組或絕原子鐘與全球定位系統GPS(或其它衛星定位系統)構成。它產生的定時基準信號通過定時基準傳輸鏈路送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中心)。
YD/T 1479給出的定義:全國基準時鐘(PRC)是基于銫原子鐘為主用的自主時鐘,由銫原子鐘、衛星定位系統接收機、比對系統、定時基準分配單元、本地維護終端組成,互相比對后擇優輸出的定時基準信號通過定時基準傳輸鏈路傳送到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作為全網同步的根本保障。
2、全國基準時鐘(PRC)設備的構成:
YD/T 1479指出,全國基準時鐘(PRC)設備的主要配置可以由三個銫原子鐘與一個全球定位系統GPS(或其他衛星定位系統)接收機和個定時基準分配單元構成,也可以由一個或兩個銫原子鐘與兩個或一個全球定位系統GPS(或其他衛星定位系統)接收機和一個定時基準分配單元構成。
考慮到定時基準在SDH傳送網中傳輸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保證全網同步性等因素,全網PRC設置的數量可以是多個。每個全國基準時鐘(PRC)設備的主要配置見表2。當全網設置兩個及以下PRC時,則采用配置一;兩個以上則采用配置二或配置三。
表2:全國基準時鐘(PRC)設備的主要配置
3、全國基準時鐘(PRC)設備功能要求
YD/T 1479要求,PRC的主要功能組成部分有銫原子鐘組、衛星定位系統接收機、比對系統、定時基準分配單元、監控管理、本地維護終端。具體詳見下表3-1。
表3-1:YD/T 1479規定PRC構成設備的主要功能要求
另外,對于PRC的監控管理功能與其配置有關。如果按照表2中配置一來配置,一般PRC需要考慮比對系統,則比對系統同時可以完成對銫原子鐘和衛星定位系統接收機的工作狀態、告警信息的監控管理功能,并通過比對系統將銫原子鐘和衛星定位系統接收機統一納入同步網網管。如果按照表2中配置二和配置三來配置,一般PRC的定時基準分配單元采用帶雙銣原子鐘的獨立型同步設備SASE,則不需要考慮比對系統。在這種情況下,PRC比對系統完成的相應功能由獨立型同步設備SASE的輸入功能替代了。但是,需要將銫原子鐘和衛星定位系統接收機直接納入同步網網管,以實現對銫原子鐘和衛星定位系統接收機的工作狀態、告警信息的監控管理。此時,銫原子鐘至少應具有一個本地通信端口,端口類型可以是RS232串行接口或以太網接口。衛星定位系統接收機至少應具有一個本地通信端口,端口類型可以是RS232串行接口或以太網接口。比對系統應具有一個本地通信端口和一個遠端通信端口,端口類型可以是RS232串行接口或以太網接口,以便納入同步網網管。同時完成對PRC各組成部件的工作狀態、告警信息的監控管理功能。
GB/T 51117要求:PRC的主要功能部件應包括銫原子鐘組、衛星定位接收系統、比對系統、定時基準分配單元。各部件數量和功能應符合下表3-2的規定要求。表3-2與表3-1比較,表3-1中的要求要相對具體些的。
表3-2:GB/T 51117規定PRC構成部件的主要功能要求
4、全國基準時鐘(PRC)的設置要求
YDN 117要求:我國幅員遼闊,數字網覆蓋范圍廣,考慮到定時基準傳輸的安全和可靠并保證全國同步網性能等因素,PRC設置的數量可以是多個,但不應少于3個。
GB/T 51117要求:PRC的設置數量及分布宜符合下表4中所列的規定。
表4:PRC的設置數量及分布的規定
5、全國基準時鐘(PRC)的性能要求
在YD/T 1479中給出了一級基準時鐘設備的性能要求。欲詳細了解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LPR技術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