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技術標準的產生和發展是要寫進歷史的,它是中國人對全球通信事業的一大貢獻。這里簡單將其劃分為3個大的歷史階段。
1、階段一:標準之痛 自主研發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消費類電子產品主要使用歐洲技術,從錄音機到錄像機、電視、影碟機、手機以及數字電視,中國經歷了引進、消化、生產的過程,成了世界工廠。
隨著產品的普及和產量的擴大,歐洲老師們開始強制性地增加巨額學費--技術專利費。DVD產業就是突出一例,中國剛開始生產DVD時并沒有人提出知識產權問題,等形成規模后才要求交納專利費,起初一個6C聯盟要給他們交13.8美元/臺的專利費,后來一個3C聯盟還要給他們交5美元的專利費,還有其他組織繼續要求交給他們專利費,專利費加起來20美元/臺左右,一部500元左右的DVD要交160元的專利費!中國的DVD制造業如何生存?再以CDMA通信技術為例,全世界生產CDMA設備和手機的廠家都要給美國Qualcomm公司交納大約一億元的入門費,才可以進入這一行業,廠家必須購買Qualcomm公司的芯片,并且按銷售額的5%~8%給Qualcomm公司提成。可以設想,中國3G無論使用歐美的哪一種標準,中國企業都要交納高額的專利費用,民族3G制造業可能會被逼到絕境!事實上,即便交了學費,老師們也不愿讓學生學到核心技術!通信技術涉及國家安全,核心技術和芯片掌握在外國人手里,安全也掌握在人家手里,手機在通話和待機狀態下都會泄密,即使關掉電源,仍可以遙控開機,繼續竊聽。
現代電信產業的發展表明:標準是現代科技的核心,市場之爭歸根到底是技術之爭、標準之爭,這是一場鏖戰戰正酣的爭奪,中國已經錯失了第一代、錯過了第二代,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95的春天,原郵電部決定發展自己的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當時,國外對于第三代通信技術的研發早已開始、并相對成熟,國際技術界對于中國自己研發3G疑慮重重。TD-SCDMA標準是中國信產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后為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在國家主管部門的支持下,根據1995年以來大唐集團研究SCDMA和TD-SCDMA技術的成果提出的具有一定特色的3G標準。
1997年,國際電聯(ITU)制訂建議,對IMT-2000無線傳輸技術提出了最低要求(見ITU-R M.687),并面向世界范圍征求無線傳輸技術方案。
1998年1月,在西山會議上決定大唐電信代表中國向國際電聯提交一個3G標準建議。
1998年6月29日下午,在國際電聯規定接受各國第三代提案期限的最后一天,由當時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副部長楊賢足、周德強簽署的名為TD-SCDMA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建議,通過傳真發到日內瓦國際電聯總部。
欲更多了解ITU關于IMT命名的請進入。
2、階段二:3G標準 中國制造
至1998年6月30日,國際電聯共收到包括中國TD-SCDMA標準在內的15個提案。之后的一年間,在十幾次關于標準之爭的國際會議上,多種標準草案之間進行了激烈的競爭、融合。TD-SCDMA技術順應電信發展的歷史潮流,把握了技術發展方向。標準公開后,由于其技術的先進性、符合移動網發展與互聯網融合等大趨勢,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得到西門子等著名公司的支持。
1998年9月,TD-SCDMA標準完成評估和修改。
1998年11月,TD-SCDMA標準被ITU接受為候選建議。
在1999年11月芬蘭赫爾辛基ITU會議上,進入ITU TG8/1文件IMT_RSPC最終稿,成為ITU/3G候選方案。
在2000年5月5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無線電大會上,TD-SCDMA正式成為IMT-2000標準之一。2000年5月5日,TD-SCDMA成為IMT-2000標準的一個組成部分(見ITU-R M.1457),標志著TD-SCDMA獲得成功、成為3G國際標準。
欲更多了解ITU發布3G移動通信無線傳輸技術的請進入。
在2001年3月16日美國加洲棕櫚泉3GPP全會上,TD-SCDMA被3GPP接納,寫入3GPP R4規范。2001年3月16日,TD-SCDMA被寫入3GPP R4版本,標志著TD-SCDMA被廣大的設備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廠商所接受。
TD-SCDMA成為完全可商用版本的標準,TD-SCDMA技術的正式使用成為可能,是TD-SCDMA成為全球實質3G標準的一個重大里程碑。
3、階段三:珍惜機遇 電信強國
歷史的傷痕,盡在淚笑中。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力求通過“自制標準”與世界經濟強國平起平坐,TD-SCDMA成為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是一個寶貴的歷史機遇。
僅就國內而言,中國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大力促進信息化,加快發展農村經濟,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戰略舉措正在加快實施,信息通信業面臨非常好的宏觀經濟環境,發展前景廣闊。TD-SCDMA技術與產業的發展,必將改變世界3G的戰略格局,推動中國在全球3G市場重要戰略地位的形成,如果把握時機,對3G勇于創新,竭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原創性核心技術,就可以迎頭趕上,使中國在21世紀成為信息通信強國。
TD-SCDMA成為國際標準后,進入了穩定發展和改進階段。
●3GPP中兩種CDMA TDD(TD-SCDMA和TD-CDMA)的融合于1999年底開始,2001年年初完成。
●完成向中國信產部及中國無線通信標準組(CWTS)提交TD-SCDMA國家標準文稿。中國信產部及CWTS于2006年1月20日發布了第一批TD-SCDMA國家標準。
欲更多了解我國發布TD-SCDMA標準索引的請進入。
●2000年12月12日,成立TD-SCDMA技術論壇。
為宣傳TD-SCDMA技術,促進TD-SCDMA技術和標準的進步與完善,推動TD-SCDMA產業化進程及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為全球范圍內的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研究機構、教育機構、標準化組織以及其他相關公司或團體提供專業的TD-SCDMA技術交流、合作平臺,2000年12月12日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摩托羅拉公司、北電網絡公司及西門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TD-SCDMA技術論壇。
●2002年10月30日,成立TD-SCDMA產業聯盟。
為了更好地推進TD-SCDMA的產業化進程,早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多廠家供貨環境;也為了推動各通信企業平穩順利地開展TD-SCDMA相關產品開發,2002年10月30日,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廣州南方高科有限公司、華立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及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等8家企業自愿發起成立了TD-SCDMA產業聯盟。該聯盟是由積極投身于TD-SCDMA事業,從事TD-SCDMA標準及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制造、服務的企、事業單位自愿組成的社會團體,是基于第三代移動通信TD-SCDMA國際標準的,以知識產權為紐帶,實現產業配套和利益互動的緊密聯盟。聯盟成員所從事的領域包括:標準的制定與更新;系統設備的開發;終端芯片、商用終端的開發與生產、終端模塊的開發與生產以及系統、終端應用業務的開發等眾多領域,基本可以形成一條完整的TD-SCDMA產業鏈。
●2002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為TDD分配155MHz頻率。
2002年10月25日,《中國第三代移動通信頻譜規劃方案》出臺,中國政府為TD-SCDMA分配了總計155MHz(1880~1920MHz、2010~2025MHz、2300~2400MHz)的頻段。
欲更多了解我國3G頻譜規劃的請進入。
由于我國通信人的不懈努力, TD-SCDMA技術標準的研制,為我國在國際上制定重大通信技術標準的歷史上填補了空白,且在3G市場上的確有著不俗的表現。
4、階段四:技術產業化 運營大發展 2007年3月,我國的TD-SCDMA標準獲得率先啟動的政策扶持,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陽、廣州、深圳、廈門、秦皇島,中國網通公司在青島,中國電信公司在保定開始建設TD-SCDMA規模試商用試驗網。 2008年8月,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的TD-SCDMA網絡成功服務于北京奧運會。 2009年1月7日,中國政府正式向中國移動集團公司頒發了TD-SCDMA業務的經營許可,中國移動也已經開始在中國的28個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進行TD-SCDMA的二期網絡建設,到2011年,TD-SCDMA網絡就覆蓋了中國大陸100%的地市,成為世界上運營的最大TD-SCDMA網絡。 由于我國通信人的不懈努力,
TD-SCDMA技術標準的研制,為我國在國際上制定重大通信技術標準的歷史上填補了空白,且在3G市場上的確有著不俗的表現。 欲更多了解我國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發展介紹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TD-SCDMA系統介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