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資料,整理出通信局(站)交流供電系統的設計規劃要求,僅供參考。
一、交流供電系統規劃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通信局(站)交流供電系統設計通常可以分為變配電系統和通信交流供電系統兩部分。變配電系統的設計內容主要包括高壓配電、變壓器、低壓配電及備用發電機組的數量及容量配置等,一般與通信局(站)土建工程設計同步進行,目前大多數情況下由土建設計單位的建筑電氣專業負責設計,通信電源專業需要配合提出通信負荷及其保證負荷容量、所需低壓供電回路數量及容量,以便土建設計單位根據通信需要做出預留。通信交流供電系統設計內容主要包括交流配電屏、油機市電轉換屏、 UPS電源及其輸出配電屏、交流穩壓器或逆變器的數量及容量配置等,一般與通信工程設計同步進行。
在初步設計階段,主要是按照設計任務書規定的內容和規模,確定通信局(站)市電供電類別、負荷等級,根據所在地區市電供電條件確定市電供電電壓、市電引入回路數及備用發電機組數量和容量,同時確定通信局(站)內變電站的位置、容量,說明高、低壓供電系統接線形式及運行方式、正常工作電源與備用電源之間的關系、母線聯絡開關運行與切換方式、變壓器之間低壓側聯絡方式、功率因數補償方式、電能計量方式以及系統接地方式等,繪制出高、低壓配電系統圖、變電所平面布置圖、通信交流供電系統圖、電力室平面布置圖、接地系統圖等,并編制工程投資概算。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主要是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根據批準的初步設計,對交流供電系統建設方案進行細化,提出施工技術要求,繪制詳細的高、低壓配電系統圖、變電所平面布置圖及剖面圖、繼電保護及二次原理圖、通信交流供電系統圖、電力室平面布置圖、接地系統圖、導線布放路由圖和導線明細表、各種電源設備的安裝加固圖等,編制施工圖預算。施工圖設計的設計深度應能達到指導各種電源設備及材料安裝的需要。
通信局(站)交流供電系統設計依據的主要設計規范有:GB 50052《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 50053《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 50054《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 50217《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YD/T 1051《通信局(站)電源系統總技術要求》、GB 51194《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規范》、GJB 2265《軍用通信臺站電源工程設計規范》等。
二、交流供電方式
通信局(站)內由變電站和備用發電機組組成的交流供電系統,一般采用集中供電方式。為各通信機房內高頻開關組合電源、UPS電源、交流通信設備、通信用空調等設備供電,應采用放射式配電方式。
三、負荷統計與計算
負荷統計與計算是交流供電系統設計的基礎,在進行交流供電系統設計之前,首先要進行負荷統計與計算。
計算負荷又稱半小時最大負荷,它是交流供電系統設計時確定變壓器容量、備用發電機組容量、無功功率補償容量、季節性負荷容量,選擇電器、電線電纜,計算電壓偏差、功率損耗和電能損耗的依據。負荷計算常用的方法有需要系統數法、利用系數法和單位指標法。
對于通信局(站)而言,負荷通常只有單相負荷和三相負荷,很少有線間負荷,且基本上都屬于連續工作制用電設備。照明燈具的設備功率為光源的額定功率與其附屬設備(如鎮流器)的功率之和;對于建筑消防設備與火災時必須切除的設備,取其中最大者計入總設備功率;季節性負荷如空調制冷設備與采暖設備取其大者計入總設備功率;但通信機房內的通信設備和空調設備應按其額定功率全部計入總設備功率。
1、單相用電設備的負荷計算
單相用電設備應均勻分配到三相上,使各相的計算負荷盡量相近。當單相負荷的設備功率之和不超過計算范圍內三相負荷的設備功率之和的15%時,可按三相平衡負荷計算,否則應將單相負荷換算為等效三相負荷,再與三相負荷相加。只有相負荷時,等效三相負荷取最大相的3倍。
2、三相用電設備的負荷計算
連續工作制的三相用電設備按其銘牌額定功率之和作為設備總功率,但備用設備功率不計算在內。在統計計算出設備總功率后,三相用電設備可按下表中公式計算出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和計算電流。
表3-2:三相用電設備的負荷計算公式
四、高壓供電系統設計
1、高壓供電系統電源中性點接地方式選擇
高壓供電系統電源中性點接地方式可分為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低電阻接地和直接接地四種,它們各自的特點分別詳見下表4-1-1。由表4-1-1,一般情況下,當10kV高壓供電線路分別為電纜線路和架空線路時,根據故障電容電流的大小可選用的接地方式詳見下表4-1-2。
表4-1-1:高壓供電系統電源各種中性點接地方式的特點
表4-1-2:高壓供電系統電源各種中性點接地方式的選用
2、高壓供電系統配電方式選擇
根據負荷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變壓器的容量及分布、環境條件等情況,高壓供電系統配電方式可采用放射式、樹干式、環式及其組合形式。目前,通信局(站)內常用放射式配電方式為變壓器供電。高壓供電系統簡單可靠,同一電壓等級的配電級數不宜多于兩級。
欲具體了解高壓供電系統配電方式的請進入。
五、低壓供電系統設計
1、低壓供電系統接地型式選擇
低壓供電系統接地方式可分為TN、TT、IT三種接地型式,其特點(含義與適用)詳見下表5-1-1。TN接地型式又可分為TN-S、TN-C-S、TN-C三種型式,其特點詳見下表5-1-2。
欲詳細了解低壓供電系統接地型式介紹的請進入。
表5-1-1:低壓供電系統接地型式的特點
表5-1-2:TN接地型式的分類與特點
根據通信行業標準GB 51194-2016《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規范》第4.1.2條規定,吧獨立變壓器的通信局(站)低壓交流供電系統應采用TN-S或TN-C-S接地方式。
2、低壓供電系統配電方式選擇
低壓供電系統的設計應根據工程性質、規模、負荷容量等因素綜合考慮,可采用放射式、樹干式、鏈式及其組合形式。目前,通信局(站)內對通信設備、整流器、UPS電源等設備供電常采有放射式配電方式。低壓供電系統自變壓器二次側至用電設備之間的低壓配電級數一般不宜超過3級。低壓市電間、市電與油機之間采用自動切換方式時必須采用具有電氣和機械聯鎖的切換裝置;采用手動切換方式時,應采用帶滅弧裝置的雙擲刀閘。自動運行的變配電系統應具有手動操作功能。
欲具體了解低壓供電系統配電方式介紹的請進入。
六、交流電源系統設備配置
欲具體了解通信局(站)交流電源系統設備配置要求的請進入。
七、交流低壓電力線的選擇
欲詳細了解通信局(站)交流低壓電力線選擇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通信局(站)交流電源系統介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