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傳輸網絡的網同步要求包含有兩層的含義,一方面是SDH傳輸網絡自身的網絡同步,應滿足于ITU-T G.803的要求;另一方面是SDH網元作為數字同步網鏈路中的SEC時鐘傳遞同步時鐘信號,應滿足于ITU-T G.813的要求。
一、SDH傳輸網的同步方法與同步模式
1、同步方法
我們知道,在ITU-T G.810中規定了兩種同步節點時鐘的基本方法,一是主-從同步,第二是相互通同步。ITU-T 建議G.803《基于同步數字體系(SDH)的傳送網結構》中規定,SDH網絡適用于主-從同步方法。
主-從同步使用三級時鐘制,最高級為PRC(符合G.811),第二層為從屬節點時鐘(符合G.812),第三極為SDH網元時鐘(符合G.813)。其中的每一級都被同步到更高級的基準,時鐘基準信號經分配網絡的各級之間進行分配,該分配網絡可以使用傳送網的設備。
欲更多了解主-從同步方法介紹的請進入。
2、同步模式
就SDH網絡自身的網絡同步而言,ITU-T 建議G.803為SDH傳輸網定義了4種同步模式或稱工作方式,即:同步、偽同步、準同步和異步,其4種同步工作方式的釋義詳見下表1。
表1:G.803定義的SDH傳輸網4種同步工作方式
SDH的同步應納入已建立的同步網體系,但上面所列的4種同步工作方式并不能一一對應到同步網的3種同步方式中。同步網的3種同步方式是從組網的角度提出的;SDH的4種同步工作方式既包含網絡規劃的考慮(同步和偽同步),又包含對設備所提供的同步性能的考慮,而設備所提供的同步性能與當前設備的工作狀態相關(異步)。
欲詳細了解數字同步網3種同步方式介紹的請進入。
SDH同步工作是保證建立全同步網的必要條件。混合同步網和全準同步網都有可能使SDH網處于偽同步工作方式。要實現偽同步,要求全準同步網的各個獨立時鐘滿足G.811,或者混合同步網的各個PRC滿足G.811。SDH準同步工作和異步工作本身已脫離同步網體系。
欲更多了解SDH設備(SEC)定時性能要求的請進入。
欲具體了解G.803建議書內容的請進入。
二、SDH傳輸網的網同步的組網要求
依據我國通信行業標準GB/T 51242-2017《同步數字體系(SDH)光纖傳輸系統工程設計規范》,對于SDH網絡的網同步從工程建設角度提出了如下要求:
1、同步網絡組織要求
根據同步網的建設情況,SDH系統同步信號源的來源有兩種:網中已建立大樓綜合定時供給系統(BITS)的,新建的SDH傳輸系統應優先從BITS直接引入時鐘同步信息。沒有BITS的,可從當地已同步于基準時鐘且滿足G.812要求的網絡設備提取時鐘同步信息。
欲更多了解同步網各級節點時鐘性能要求的請進入。
關于SDH系統同步信號源的引入說明詳見下附錄。包括:長途網的線形網、格形網和環形網的不同引入方式;本地網的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的引入方式等。
附錄:關于SDH系統同步信號源的引入說明
SDH的網元時鐘性能應符合現行的YD/T 900《SDH設備技術要求--時鐘》的有關規定。,其定時功能、同步狀態信息(SSM)功能應符合現行通信行業標準YD/T 1267《基于SDH傳送網的同步網技術要求》的有關規定。若要了解這兩個現行通信行業標準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
附件2-1-1:YD/T 900-1997《SDH設備技術要求--時鐘》
附件2-1-2:YD/T 1267-2003《基于SDH傳送網的同步網技術要求》
必須避免形成定時信號的環路,低等級的時鐘只能接收高等級或同一等級時鐘的定時。SDH系統應保證有一主一備兩路同步信號,外同步信號優選2 048 kbit/s接口;SDH系統內采用線路定時方式。SDH系統傳送同步時鐘時,相鄰節點間的SDH網元數量不應超過20個網元;同步鏈路上SDH的網元總數不應超過60個。
欲更多了解同步網極長同步鏈路要求的請進入。
承擔傳送同步網基準信號的SDH系統應滿足相關同步網設計的要求,并應符合現行通信行業標準YD/T 5089《數字同步網工程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值得注意的是,承擔傳送同步網基準信號的SDH系統的設備不能從BITS設備引定時信號,只能從線路碼流中獲取定時信號。
欲更多了解YD/T 5089規定的請進入。
2、同步時鐘接口技術要求
GB/T 51242對同步時鐘接口做出了專門的規定要求:SDH設備應具有同步時鐘輸入接口和輸出接口,并應優先采用2048kbit/s接口,也可采用2048kHz接口。同步接口技術要求應符合現行通信行業標準YD/T 1267的有關規定。2048kbit/s同步信號接口參數應符合下表2--21的規定;2048kHz同步信號接口參數應符合下表2-2-2的規定。SDH設備應提供不少于2個同步時鐘輸入、輸出接口。
表2-2-1:2048kbit/s同步信號接口參數
表2-2-2:2048kHz同步信號接口參數
欲具體了解GB/T 51242標準內容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數字同步網常用術語解釋的請進入。
381.5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