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許多相關標準中,如GB/T 13619、YD/T 5088、YD/T 2529等標準中都給出了數字微波通信系統誤碼性能指標要求,即系統誤碼性能指標的參數為誤塊率(EBR)、嚴重差錯秒比(SESR)和背景誤塊秒比(BBER),而非我們常用到的誤碼率(BER)的指標,似乎為我們的使用帶來了不便。但在國家標準GB/T 13619-2009《數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統干擾計算方法》中給出了誤碼性能指標參數中嚴重差錯秒比SESR與誤碼率BER間的折算關系。其折算方法如下:
欲詳細了解誤碼性能指標參數定義的請進入。
欲詳細了解數字微波通信系統誤碼性能指標的請進入。
1、誤塊率(EBR)與誤碼率(BER)的關系
不考慮奇偶校驗及糾錯編碼,則誤塊率(ESR)可以簡化為下式,式中:Pe為誤碼率;M為一個塊內的總比特數,可在下表1中第3列中查到。
EBR = 1 -(1 - Pe)M 式1
表1:SDH中塊的大小
2、嚴重錯誤秒比(SESR)與誤塊率(EBR)的關系
嚴重錯誤秒比(SESR)與誤塊率(EBR)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式的公式來描述。式中:K為每秒傳輸的塊的數量,見表1中第4列“容器中塊的數量”;K1為30%的K塊數目,取整。
式2
通過上公式可以從SESR中計算出對應的EBR,由查出的EBR代入下式中得到Pe。
式3
對于數字微波通信的短途網(本地網)和接入網的M值(表1中第3列)對應的誤碼率,可參考表2(K分別為2000和8000時)。
表2:M值對應的短途網和接入網的誤碼率(K=2000和8000時)
3、不同M值下SESR對應的誤碼率
式1公式中累加的各項是二項式分布概率,在K較大的情況下,可簡化為泊松分布。即式1公式可簡化為下式的公式,式中λ=EBR·K。
式4
當K=2 000時,不同M值下SESR對應的誤碼率如表3-1和圖33-1;當K=8 000時,不同M值下SESR對應的誤碼率如表4和圖2;
表3-1:不同M值下SESR對應的誤碼率(當K=2 000時)
圖3-1:不同M值下SESR對應的誤碼率(當K=2 000時)
表3-2:不同M值下SESR對應的誤碼率(當K=8 000時)
圖3-2:不同M值下SESR對應的誤碼率(當K=8 000時)
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當SESR在同一數量級時,其所對應的誤碼率相差不大,因此在工程計算中,可以按照表2的數據作為常用值進行計算。
欲進一步了解通信系統誤碼性能參數與誤碼率關系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