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政府的高級研究工程機構(ARPA)給加利福尼亞大學Berkeley分校提供了資金,讓它們再UNIX操作系統下實現TCP/IP協議。在這個項目中,研究人員為TCP/IP網絡通信開發了一個API(應用程序接口)。這個API稱為Socket接口(套接字)。實際上,Socket在計算機中提供了一個通信端口,可通過這個端口與任何一個具有Socket接口的計算機通信。在計算機網絡上,發送和接收的信息都通過Socket接口來實現。本文對網絡套接字(Socket)技術及其編程技術進行了介紹,通過本文的學習,可以對網絡套接字(Socket)技術由一個基本的了解。
●關鍵詞:
套接字(Socket)技術; Socket編程技術
●作者簡介:
孫飛顯: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教授
靳曉婷、張俊寶、王海龍等
●文章來源:
摘編自《TCP/IP網絡編程技術與實例》(2014年版)
●文章目錄:
一、Socket的含義與分類
1、Socket的含義
2、Socket的分類
3、Winsock概述
二、Socket編程基礎
1、IP地址的表示形式
2、Socket的地址結構
三、Socket編程流程
1、流式套接口編程流程
2、用戶數據套接口編程流程
四、Socket的兩種I/O模式
1、Block模式
2、non-Block模式
3、Winsock兩種I/O模式的比較
五、Winsock編程模型
1、Select模型(選擇模型)
2、WSAAsyncSelect模型
3、WSAEventSelect模型
4、Overlapped I/O事件通知模型
5、Overlapped I/O完成例程模型
6、IOCP模型
●文章內容:
3.9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