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V(Cable TV)網絡在城市的普及率極高,隨著點播電視服務(VoD,Video On Demand)需求的出現和高速訪問Internet需求的增。人們開始探討能否利用CATV的HFC (Hybrid Fiber and Coaxial Cable)網作為提供上述服務的手段。首先,這兩種服務都要求對網絡能提供雙向傳輸服務,而現有的CATV網絡都是廣播式的單向傳輸網絡,這就需要對原有的網絡進行雙向傳輸改造。
此外,由于CATV系統(tǒng)采用共享介質的方式,在共享介質網上實現雙向數據傳輸必須解決對通信介質訪向的控制問題。由子HFC網采用樹型拓撲結構,上行傳輸時多臺用戶設備產生的熱噪聲和從用戶設備指向中心的多條線路上感應的干擾噪聲信號,匯聚到節(jié)點或中心會引起所謂“漏斗效應”;由于金屬線路被腐蝕而起到混頻二極管的作用,使下行方向的信號向上行信道輻射,或者由于放大器模塊間的干擾都可能引起共路失真CPD(Common Path Distortion)。所有這些,對上行信道的傳輸都十分不利。其次,現有的550 MHz的CATV網絡除提供電視廣播服務的信道外,已所剩不多(例如,我國目前各大城市的CATV系統(tǒng)大都提供30套左右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只剩下10多個信道),因此,必須從550 MHz系統(tǒng)升級為頻帶更寬的CATV系統(tǒng)(如750或800 MHz的系統(tǒng)),這也需要對原系統(tǒng)升級改造。所有這些,都是利用CATV網絡作為數據或VOD服務必須面對的問題。
1、雙向改造問題
CATV的雙向網絡首先需要將原來的單向放大器改造為雙向放大器,其次為了提高抗干擾能力,還需要將過去使用的普通同軸電纜改造為多層屏蔽電纜。為了降低漏斗效應的影響,通常需要將共享網段上接入的用戶數減小到200~500戶。這對新建CATV網難度不大,但對舊網來說,由于涉及管道的敷設,改造起來就較為困難了。
2、信道劃分與頻帶擴展問題
現有的550 MHz系統(tǒng)信道的劃分有低分割Sub-split(5 ~30 MHz)、擴展低分割Extended Sub-split(5~42 MHz)、中分割Mid-split(5~108 MHz)和高分割High-split(5~174 MHz)4種。應當指出,低分割留給雙向數據傳輸通路過窄,而高分割方式為雙向數據通信提供了較寬的通路,但由于其高端與分配給模擬廣播電視的信道頻帶相沖突也無法使用。因此,如果要在550 MHz的CATV系統(tǒng)中進行雙向數據通信,只能采用擴展低分割和中分割方式,可分別為雙向數據通信保留37 MHz和103 MHz的信道帶寬。目前的電纜調制解調器(Cable Modem)技術能達到的水平是:在一個6/8 MHz的信道中可提供27/36 Mbps的下行速率,能夠供幾十戶用戶作為數字化普通像素(Pixel)的視像節(jié)目的傳輸(采用MPEG-I壓縮編碼方式的VCD聲音與視像的數據速率約1.5 Mbps,采用MPEG-II壓編編碼方式的DVD聲音與普通視像的數據率約為4或3 Mbps)。因此,對550 MHz的CATV系統(tǒng),從長遠看很難滿足高速數據傳輸的要求,特別是視像數據的下行傳輸的需要,必須擴展可用頻帶。下圖為國際電視聯盟將有線電視信道頻譜高端從550 MHz擴展到1000 MHz后信道的分配情況。
由圖可以看出:從550 MHz延伸到750 MHz,增加200 MHz的帶寬用于傳輸包括多媒體數據在內的混合型數據;而750 MHz似上主要用子雙向通信業(yè)務,其中除定義了兩個50MHz頻帶作為個人通信(PCN,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使用之外,其他頻帶未作明確定義。擴展后的頻段增加了近一倍的帶寬,為利用有線電視網傳輸雙向數字數據業(yè)務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其它問題
利用HFC網傳輸雙向數據業(yè)務,除了需要解決上述問題外,還必須解決共享介質網上傳輸數據所必須解決的共同性問題,即介質訪問控制問題以及提供其它連路層的功能。從這種意義上講,以電纜調制解調器為基礎的網絡至少應具備OBS/RM中的兩層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