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綜述
198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形成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正式文件,即ISO 7498國際標準,我國等效采用的相應國家標準是GB/T 9387。ISO 7498和GB/T 9387均為系列標準,目前系列數為4。
在標準的制定過程中,問題的處理采用了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方法。先從最高一級抽象開始,這一級的約束很少,然后逐漸更加精細地進行描述,同時加上越來越多的約束。網絡體系結構采用的分層原則如下:
1)當需要有一個不同等級的抽象時,就應當有一個相應的層次。
2)每一層的功能應當非常明確。
3)層與層的邊界應選擇使通過這些邊界的信息量盡量少些。
4)層數太少,會使每一層的協議太復雜;但層數太多,又會在描述和綜合各層功能的系統工程任務時,遇到較多的困難。
經過反復的研究,OSI/RM采用了7層體系結構,曾結構從高層到底層其名稱、中英文對照、功能特點詳見下表1。
表1:OSI/RM的名稱及中英文對照
2、OSI/RM各層功能描述
表2給出了各層的功能簡介;表2-1~表2-4分別對最底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和傳輸層的功能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表2:OSI/RM各層的功能簡介
表2-1:OSI/RM物理層功能描述
表2-2:OSI/RM數據鏈路層功能描述
表2-3:OSI/RM網絡層功能描述
表2-4:OSI/RM傳輸層功能描述
3、OSI/RM各層在實際網絡應用的示例
為了理解OSI/RM的7層體系結構,下面給出幾個實際業務網絡的應用,表3-1給出了移動通信子網與OSI/RM相應層的對比。表3-2給出了幾種典型骨干網組合在多媒體網絡的應用。
表3-1:移動通信子網與OSI/RM相應層的功能對比
表3-2:幾種典型骨干網組合在多媒體網絡的應用
欲更多了解其OSI知識的請進入:OSI/RM的概念;“服務”與“協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