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模式(TM,Transfer Mode)用來統一描述通信網中的傳輸、復用和交換這3個部分,它可以分為同步轉移模式(STM,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和異步轉移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兩類。
1、同步轉移模式(STM)
與異步轉移模式相對應,同步轉移模式是指傳統的電路傳送模式,也就是電路交換模式(CSM,Circuit Switching Mode)+時分復用傳輸(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其特點是對任意特定的通話呼叫,為其分配一個固定速率的信道資源,且在整個通話期間專用。在數字模式下,通信雙方的信息以周期出現的固定時隙為傳輸載體,故稱為同步轉移模式。
在SDH中,STM是用于支持SDH中段層連接的一種信息結構,它由信息凈荷、段開銷(SOH)和AU指針構成,組織成一種塊狀的幀結構,重復周期為125μs。這種信息適宜在所選擇的媒質上以與網絡同步的速率串行傳輸。STM基本模塊信號的速率為155520kbit/s,定義為STM-1。更高階的STM-N模塊信號是以該基本速率N倍的速率構成的,N=4、16、64、256的STM速率己被ITU-T做了規定。
STM-N信號的幀結構符合ITU-T建議G.707,欲了解的請進入。
當STM信息凈荷為PDH虛容器時,這種傳遞方式主要用于電路交換,目前仍在N-ISDN中使用。在這種方式中,整個通信連接期間始終有一條電路被建立,并按照時分交換(TDM)原理從一個節點傳遞到另一個,在交換節點內部,以空間交換、時間交換或二者的組合來實現。一個連接(即一條電路)在會話期間始終使用幀中的同一時隙,如目前的電話業務在呼叫建立后通話雙方占用一對固定的64kbit/s時隙。
當STM信息凈荷為ATM信元或IP包時,這種傳遞方式用于分組交換的物理承載層。
2、異步轉移模式(ATM)
ATM技術是一種建立在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基礎上,面向連接、并為支持寬帶綜合業務網而專門開發的新的交換技術。ATM是信息包長度固定的分組(信元)交換方式,可以看作實現信息傳遞復接與交換跨接的一種簡捷方法。ATM支持面向連接和面向無連接的不同業務類型。
當ATM用于支持面向連接業務時,必須先依照信元頭包含的虛通道識別符(VCI)建立一個邏輯(虛)連接,用于識別屬于該虛通道的每個信元,此處可以與STM中的時隙編號相類比。但是,相比之下,在ATM中連接信息占用的時間位置并不是在相同距離發生,而是與信道的瞬時可占用性和復接信元的要求有關,而STM連接則固定占用幀中的同一時隙。在ATM所承載的每個連接之間,其比特率是相互獨立的,就某一個連接而言,其比特率可以固定在每秒幾個比特到可用信道帶寬之間的任意位置上,或者可以在信道帶寬范圍內有突發或連續性地變化。
當發送端想要和接收端通信時,它通過UNI(用戶-網絡接口)發送一個要求建立連接的控制信號。接收端通過網絡收到該控制信號并同意建立連接后,一條虛擬線路就會被建立。與STM不同的是,ATM采用異步時分復用技術,來自不同信息源的信息匯集在一個緩沖器內排隊。隊列中的信元逐個輸出到傳輸線上,形成首尾相連的信息流。
欲進一步了解ATM具體定義和特點的請進入。
ATM的特性決定了ATM網絡能夠傳送任何業務,而不管這些業務有什么樣的特征(諸如比特率、質量要求、突發特性等)。網絡業務應符合以下表2要求的國際標準。
表2:ATM傳送的網絡業務應符合的國際標準
3、動態同步傳輸模式(DTM)
另外,還有一種動態同步傳輸模式(DTM,Dynamic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技術,該技術綜合了時分電路交換技術和動態時隙分配技術,具有比單純的電路交換和包交換更優越的性能。DTM最先是定位于城域網的技術和校園網的技術,它源于20世紀90年代名叫multiG的瑞典研究項目。該項目的研究目標是吉比特以太網上多媒體的應用。DTM出自于Lars Gauffin、Erik Hagersten、Christer Bohm、Marcus Hidell、Lars Ramfelt和Per Lindgren六人之手。后來,Net Insight、 Ericsson和Dynarc AB采納了這個技術,并推出相應的產品。
像以太網一樣,DTM是一種共享媒體的技術,它將DTM網絡上所有的節點都接入承載信息的光纜。DTM提供多播(依靠媒體共享的接入)功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起多速率信道。當傳輸實時信息時,它具有低時延,無時延抖動和具有安全機制的業務流的優點。而且,DTM可以按需分配帶寬,能滿足具有不同需求的帶寬的應用要求。同時,DTM也努力避免了SONET和SDH的靜止帶寬分配方法和由于預留鏈路上的多層復接而造成的帶寬浪費。
DTM以512kbit/s為單位分配速率,最終達到整個光纖的容量。它在125μs周期內傳輸多個64bit的時隙。這些時隙進一步分成控制時隙和數據時隙。時隙周期循環并分配了號碼。創建單獨的數據承載信道時,需要分配多個512kbit/s的傳輸信道,即若干個時隙。例如,在速率為622Mbit/s的光纖上能分配1 200個512kbit/s的時隙,在速率為l0Gbit/s的光纖則能分配19500個512kbit/s的時隙。可以想象,如果DTM與波分復用光纖設備相結合,潛在的帶寬能分配更多的512kbit/s的時隙。
欲更多了解同步傳輸與異步傳輸概念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