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頻調制(timefrequency modulation)是指在一個或一組二進制符號的持續時間內,用若干個窄的高頻脈沖的組合來傳送原二進制數據流。每一個高頻脈沖在不同時隙內具有不同的頻率,這種由不同時隙和不同頻率所構成的信號形式,就是時頻調制信號。時頻調制技術組合應用頻率和時間兩種因素來對信息進行表征,它可以視為一種變相的跳頻技術。最簡單的2TFSK信號“二頻二時制”是在一個二進制碼元的兩個不同時隙內用兩個不同的頻率載波來表示碼元信息。例如,將二進制碼元時間分為T1和T2兩個時隙,對于碼元“1”而言,在時隙T1發送f1波形,在時隙T2發送f2波形,對于碼元“0”,則在時隙T1發送f2波形,在時隙T2發送f1波形。
按照相同的原理,也可以將一個碼元分為四個時隙,使其在不同的時隙內發送不同的頻率,若在四個時隙內發送不同的頻率,則形成四時四頻制波形。與二時二進制用于傳送一個二進制符號類似,四時四進制用于傳送一個四進制數據或一個八進制數據信息,據此而分為四進制四時四頻或八進制四時四頻。它們的頻率組合詳見下表1。
表1:四時四頻制的不同頻率組合
從表中可以看出,時頻調制實際上是用編碼的方法來傳輸信息的,因此有時也被稱為時頻編碼調制。另一方面,由于它的頻率捷變速度高于信碼,頻率變化規律取決于預先的編碼圖案等特性,也可被視為一種簡單的跳頻系統。
對時頻調制系統進行碼組配置的原則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每一個碼組應該在不同的時隙具有不同的頻率,以提高抗信道衰落的能力;
2)任何兩個碼組的碼距應該最大,以提高抗干擾的能力,正交碼是首選,也可選用部分正交碼;
3)碼組的配置還應有利于提取同步信息,應優先采用非循環碼。
欲更多了解關于調制技術分類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