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現代社會對電信業務新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電信服務已成為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從法規層面看電信、電信服務等相關概念與特征 。
一、電信與電信業務的概念
傳統電信是指基本電信業務,包括公眾電信傳送服務和公眾電信傳送網。現代電信包括電信、電信服務和信息服務幾個方面,大大地擴展了電信的內涵。
1、世界貿易組織(WTO):在《服務貿易總協定》中對基本電信的定義是這樣的:“電信”是指以任何電磁方式傳遞或接收信號。“公眾電信傳送服務”是指一個成員國明確要求或實際要求向公眾提供的任何電信傳送服務。一般指電話、電報、用戶電報和數據傳輸,它們在兩點或多點之間傳送用戶提供的信息,并在格式和內容上沒有任何端到端的改變。“公眾電信傳送網”是指在規定的網絡終結點之間提供電信的公眾電信基礎設施。
2、美國通信法:美國新的通信法對這些概念的定義是這樣的:“電信”是指在用戶指定的點間或點內傳輸經用戶選擇的信息,并且不改變信息的內容和形式。“電信服務”是指直接向公眾或不同類型的用戶提供有償服務的電信,而不管使用何種通信設施。“信息服務”是指經由電信運營者的設施,產生、獲取、存儲、處理、檢索和使用可用的信息,不包括使用任何設施進行電信系統的控制和運行,或進行電信業務的管理。
3、我國電信條例:我國在充分吸取了西方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和世界各國公認的國際電信聯盟(ITU)的電信定義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二條第二款作了如下表述:“電信是指利用有線、無線的電磁系統或者光電系統,傳送、發射或者接收語音、文字、數據、圖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動。”這一定義,清楚地表明電信活動就是利用有線、無線的電磁系統或者光電系統的方式,對任何的信息所進行的傳送、發射或者接收的行為。其中第八條將電信業務分為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其定義詳見下表1-3。
表1-3: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的定義
“電信業務”是指電信部門利用有線、無線的電磁系統或者光電系統傳遞符號、信號、文字、圖像或者語言等信息,為用戶提供的各類電信服務項目的統稱。
二、電信的服務方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五條明確指出:“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為電信用戶提供迅速、準確、安全、方便和價格合理的電信服務。”表明了“迅速、準確、安全、方便”是電信通信服務的總方針。它反映了電信通信的基本規律和要求,是檢驗和衡量電信工作的基本標準。“八字方針”中,“準確、安全”是對電信通信質量的基本要求;“迅速、方便”是衡量電信通信服務水平的主要標志。這八字是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的。準確、安全是絕對的要求;迅速、方便是相對的要求。下表2歸納了八個字的涵義。
表2:“八字方針”的涵義
三、電信的基本特征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電信已經成為社會生產過程的一般條件。電信成為與農業、采掘業和加工業并列的第四物質生產部門(即服務部門)。但是,應該看到,電信同工業、農業等其他物質生產部門比較,除具有一般共同點外,還有自己的特點。電信生產(服務)的特征主要有:
1、電信為社會提供的效用不是實物形態產品,而只是提供勞務服務即電信服務
電信不直接生產物質產品,而是通過信息的傳遞,即實現勞動對象(信息內容)的空間、場所的變更而產生有益效應,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并不改變其內容。例如電報傳輸,是將用戶交發的電報譯成電報碼,轉換成電報信號,然后通過電報電路傳輸到收報端,由收報端接收后還原成電報原文送交收報人。
電信的這一特點決定了電信的基本質量要求,即保證將信息準確、安全地傳遞,如有任何差錯則會給用戶帶來不應有的損失。準確和安全這兩項要求必須體現在生產組織、勞動組織、設備配備和規章制度等各個方面,并嚴格考核,使之得到充分的保證。同時要采取相應措施,加快信息傳遞速度,克服空間距離,節約時間。
2、電信產品的生產過程就是用戶的消費(使用)過程
工業部門的生產和消費表現為兩個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相分離的行為,而電信部門的生產和消費這兩種行為是合二為一、不可分割的。例如電話通信,當用戶雙方通話開始,電信公司提供電路的生產過程也就開始;當用戶雙方通話完畢,即用戶的消費使用過程終結,則電話的生產過程也同時結束。
電信的這一特點決定了電信產品的質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不像工業產品那樣,電信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不能采用調換、修理或降價處理等事后彌補辦法,正所謂日本松下幸之助的著名公式“99+1=0”而言。因此必須將通信質量指標放在考核電信企業各項指標的首位。同時決定了用戶對電信能否迅速完成生產過程是極為關注的,因此電信部門必須不斷改進技術設備和通信方式,采用快速的通信手段,并且合理設置服務網點,擴展業務種類,為用戶提供使用電信的方便條件。
3、用戶需求的隨機性造成電信生產的不均衡性
電信的主要勞動對象(信息)是用戶提供的,這種提供是按照用戶實際需要而發生的,它帶有一定的隨機性。所以用戶對電信的需要,在一晝夜內各小時、一星期內各天、一年內各個月份都是不均勻的,這就造成了電信生產的不均勻性。而電信生產的不均勻性在不同時間內又有一定的變化規律,即業務忙閑規律。因此要認真研究業務變化規律和影響業務變化的各種因素,搞好業務預測工作,制訂科學的作業計劃,合理組織勞動,實行合理兼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設備利用率。
4、電信通信是全程全網聯合作業
電信是一個完整的信息傳遞過程,一般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和業、機、線各部門、各環節共同參加才能完成,因而組織全程全網、協作配合就顯得至關重要。為確保全程全網通信暢通,保證通信生產的協調一致,必須牢固樹立全網觀念、全局觀念,做到“上一環節為下一環節服務,下一環節為用戶服務”,堅決反對本位主義和分散主義;建立統一的業務和技術維護規章制度,以及統一的通信指揮調度系統。
欲進一步了解從技術角度看電信概念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