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述
IEEE 802.2標準是由IEEE 802標準委員會(LMSC)中的IEEE 802.2工作組所研究制定并發布的標準(或稱協議,亦稱服務規范)。IEEE 802.2工作組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和制定與邏輯鏈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相關的標內容,對邏輯鏈路控制(LLC)、高層協議以及MAC子層的接口進行了良好的規范,從而保證了局域網網絡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然而,IEEE 802.2工作組在完成邏輯鏈路控制(LLC)標準研制任務后,于2010年已被IEEE宣布解散了,它最后發布的標準為IEEE 802.2-1998《IEEE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Specific requirements- Part 2:Logical Link Control》。此后,該版本標準未有再更新修訂,但一直仍然有效。
欲更多了解IEEE 802標準委員會(LMSC)下屬工作組情況的請進入。
IEEE 802.2-1998標準已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吸收為國際標準,其標準被發布為ISO/IEC 8022-2:1998《信息技術 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局域網與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2部分 邏輯鏈路控制》。我國曾在1995年將ISO/IEC 8022-2:1989轉化為國內標準GB/T 15629.2-1995《信息處理系統 局域網 第2部分 邏輯鏈路控制》,后在2008年又將ISO/IEC 8022-2:1998版本轉化為國內標準,被發布為GB/T 15629.2-2008《信息技術 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2部分:邏輯鏈路控制》,其與ISO/IEC 8022-2:1998版本(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為等同采用(IDT)。
欲詳細了解IEEE 802標準與ISO標準和我國國家標準間關系規則的請進入。
下述將以GB/T 15629.2-2008標準來簡要介紹邏輯鏈路控制(LLC)標準的相關內容。若要詳細了解GB/T 15629.2-2008標準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
附件:GB/T 15629.2-2008《信息技術 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2部分:邏輯鏈路控制》
欲具體了解GB/T 15629.2標準版本情況及與其它部分標準關系的請進入。
二、LLC概述
1、LLC的定義
在GB/T 15629.2標準中,對于邏輯鏈路控制(LLC)的定義是:數據站的一部分,它支持一條或多條邏輯鏈路的邏輯鏈路控制功能。LLC 產生命令PDU (協議數據單元)和響應PDU 以進行發送,并解釋接收的命令PDU 和響應PDU。分配給LLC 的特定職責可詳見下表2-1中。
表2-1:分配給LLC 的特定職責
LLC提供對等對對等的協議規程的描述。這些協議規程是為了局域網上任何一對數據鏈路層服務訪問點之間信息與控制的傳送而定義的。LLC 規程不依賴于特定局域網中所使用的媒體訪問方法的類型。
2、LLC在OSI/RM中的位置
我們知道,根據ISO定義的開放系統互聯/基本參考模型(OSI/RM),邏輯鏈路控制(LLC)應屬于OSI/RM的物理層(層1)之上的數據鏈路層(層2)協議。邏輯鏈路控制(LLC)子層與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構成了OSI/RM的數據鏈路層。LLC與OSI/RM間關系詳見下圖2-2所示。LLC在MAC之上,為IEEE 802系列標準所定義和支持的各種媒體訪問方法所共用。
圖 2-2:LLC與OSI/RM間關系示意圖
欲更多了解OSI/RM介紹的請進入。
3、LLC的作用
LLC標準的目的是便于局域網(LAN)上計算機和終端的互聯,它與MAC標準一起使用,用來為網絡層(層3)協議提供數據鏈路層服務。LLC標準為網絡層、MAC 子層和LLC 子層管理功能描述了LLC 子層服務規范。其服務規范的作用詳見下表2-3。服務規范用原語的形式給出了上述所有服務規范,用抽象的方法表示LLC 子層和標識的服務功能(網絡層、MAC 子層或LLC 子層管理功能)之間的信息和控制的邏輯交換。它們不規定或限制實體或接口的實現。
表2-3:LLC標準描述的服務規范的作用
4、LLC標準的類型與類別
為了滿足廣泛的可能應用范圍,為了在服務方位點之間進行數據通信,LLC標準定義了三種不同“類型”的數據鏈路控制操作。類型1操作、類型2操作與類型3操作的含義和功用詳見下表2-4-1。
表 2-4-1:LLC操作類型的含義和功用
類型1操作通過最小協議復雜性的數據鏈路來提供數據鏈路無連接方式服務。當較高層提供任何必需的恢復和排序服務時,該類型的操作是有用的,使這些服務不需要在數據鏈路層內進行重復。另外,該類型的操作在不必保證每個數據鏈路層數據單元都要交付的應用中是有用的。LLC標準中用術語“邏輯數據鏈路”來描述該操作類型的服務。
類型2操作通過與現有數據鏈路控制規程(諸如HDLC)相類似的數據鏈路來提供數據鏈路連接方式服務。該服務包括對數據鏈路層數據單元順序交付的支持以及一組廣泛的數據鏈路差錯恢復技術。LLC標準中用術語“數據鏈路連接”來描述該操作類型的服務。
類型3操作提供了確認無連接方式或數據單元交換服務,它允許一個站發送數據在同一時刻請求數據的返回。雖然該交換服務方式是無連接的,當對于該啟動站所發送的數據而言,用來保證按順序交付。
LLC標準還定義了四種不同“類別”的LLC操作:Ⅰ類LLC、Ⅱ類LLC、Ⅲ類LLC和Ⅳ類LLC,其各自的功用詳見下表2-4-2中。根據表中的描述,可用下圖2-4表示LLC操作的類型與類別的關系。
表 2-4-2:LLC操作類別的功用
圖 2-4:LLC操作的類型與類別的關系
5、LLC層的服務規范種類
由圖 2-2知,LLC子層與網絡層(層3)、MAC子層和和LLC 子層管理功能有邏輯接口。在邏輯接口處要求LLC 子層提供的服務或由LLC 子層要求的服務。應對這些服務進行規范,這就是IEEE 802.2-1998標準(GB/T 15629.2-2008)對LLC規定的服務規范。顯然,LLC層的服務規范應包括:層3/LLC子層接口服務規范; LLC子層/MAC子層接口服務規范和LLC子層/LLC子層管理功能接口服務規范。
三、GB/T 15629.2-2008標準的內容
GB/T 15629.2-2008標準的主要內容是由10章和5個附錄(其中2個規范性附錄和3個資料性附錄)所組成,規定了局域網各類型媒體訪問方式的協議中邏輯鏈路控制(LLC)子層的功能特性、協議和服務。具體內容請查閱該標準原文,即本文之附件。
欲進一步了解IEEE 802.3標準介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