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IPv4技術的匱乏而催生了IPv6技術的誕生。互聯網工程任務組 (IETF)于1998年9月正式推出了RFC 2460《IPv6規范》標準,使IPv6技術開始了部署。第6版本的互聯網協議(IPv6)被稱為是下一代互聯網(NGI),因此,IPv6技術在我國的部署、推廣和應用,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關鍵是IPv6技術與IPv4技術相比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尤其是其尋址技術變化,并應使IPv6技術與IPv4技術在互聯網中共存,其部署的難度受到了我國相關單位的高度重視,結合我國互聯網的實際情況,積極的參與了研究與實驗。下述以中國集團公司為例介紹其當年的研究與實驗情況。
欲具體了解互聯網協議(IP)介紹的請進入。
對于中國電信來說,通過研究IPv6及相關技術,為中國電信制定長遠的NGI/NGN發展策略提供決策支持,避免戰略政策的制定上陷入誤區。另外,通過深入的研究和廣泛的實驗,為中國電信建設下一代網絡進行技術儲備和提供技術支持。從2001年5月份起,中國電信開展了《IPv6網絡的總體技術方案》項目的研究,并于2002年4月份在湖南建立了IPv6試驗網絡。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調集了北京、上海的科研人員的優勢力量,并憑借了湖南電信的網絡資源,將實驗室內的研究試驗與現網的試驗相結合,開始了《中國電信IPv6技術研究與實驗》項目的研究與實驗工作。
欲詳細了解《中國電信IPv6技術實驗方案》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本項目采用研究和試驗相結合的方式,主要包括地址申請與規劃、技術試驗、設備測試、試驗網設計和維護、業務與應用研究等五個方面的內容,具體詳見下表1。
表 1:中國電信IPv6技術研究與實驗的項目和內容
下表2給出了中國電信IPv6試驗內容,包括試驗類別、試驗項目和試驗意圖等。通過對技術的充分研究和試驗,提出了NGI業務平臺體系架構,該平臺具有開放性、運營商可管理、多業務承載等特征,并力爭在業務平臺的關鍵技術方面有所突破和創新。在該業務平臺的構架之下,可為用戶提供十多種業務的支持,具體詳見下表3。
表 2:中國電信IPv6試驗內容(30項)
表 3:中國電信提出的NGI業務平臺體系架構所支持的業務
經過充分的研究與試驗,在寬帶接入、IPv4/IPv6過渡、服務質量、安全、應用、核心設備等六方面得到的結論和建議具體見下表4。
表 4:中國電信IPv6技術研究與實驗的結論和建議
欲進一步了解IPv6技術內容介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