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庭(Wisdom Family)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化家庭綜合性服務平臺,是家庭智能設備、物聯網、高速信息網絡和應用服務的有機融合。從技術角度講,智慧家庭以物聯網、寬帶網絡為基礎,依托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服務的智能化提供、人與家庭設施的雙向智能互動。智慧家庭可看作是信息技術在家庭環境的應用落地。從產品角度講,智慧家庭以產品形態多樣化、操作智能化和互聯互通化為標志,產品橫跨眾多應用領域,是信息消費的最直接載體。按產品層次分,涵蓋了基礎軟硬件產品、組網設備、智能終端、智能家電、智能家居、集成平臺和系統,以及作為各類應用服務人機接口的軟件產品。從服務角度講,智慧家庭通過家庭內部、家庭與社區、家庭與社會的信息互聯互通和智能控制,提供各類面向家庭的文化娛樂、生活消費和社區公益等綜合應用服務,實現舒適、安全和便捷的家庭生活方式。
一、智慧家庭生態體系架構
智慧家庭應用與服務持續催生新型消費需求,進而促進技術創新,帶動產業整體發展和轉型升級。先進技術的應用和創新產品的研發,又為智慧家庭應用與服務的進一步提升和拓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礎,從而形成技術與產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良性循環。智慧家庭生態體系在傳統軟硬件的基礎上,整合了關鍵技術和應用服務,以云端平臺為服務載體,拓展數字視聽娛樂、多媒體互動、安防與遠程控制、智能家居與節能、社區服務等多種應用。智慧家庭典型生態體系如圖1所示。
圖1:智慧家庭典型的生態體系架構示意圖
在圖1中可見,智慧家庭目前的典型應用主要包括健康管理、居家養老、信息服務、互動教育、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社區服務和家庭安防等8個方面,每個方面的釋義詳見下表1中,包括依托的技術和提供的服務介紹。
表1:智慧家庭的典型應用
二、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
根據上述智慧家庭典型生態體系,在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歸納出共性屬性,在2016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所發布的《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工信部聯科[2016] 375號)中,構建了基礎類標準、終端類標準、服務類標準及安全類標準等四大類標準體系框架,具體如下圖2-0所示。標準化體系涵蓋了上述的8大典型應用。
圖2-0:智慧家庭標準化體系框架
1、基礎類標準
基礎類標準分為概念基礎類標準和網絡類標準兩部分內容。概念基礎類標準主要包括智慧家庭的基本概念、術語、應用場景和參考模型、圖形符號等。網絡類標準是指智慧家庭應用實現的基礎網絡標準,包括公網、個網/體網、專網等部分,其含義詳見下表2-1。
表2-1:公網、個網/體網、專網的釋義
2、終端類標準
終端類標準主要包括術語、功能、接口、數據格式和易用性等方面的標準。其中,功能標準重點是規范終端滿足所屬業務的基本功能;接口標準重點是滿足終端的可擴展性,使終端接口能與不同平臺無縫融合;易用性標準把人和家庭的需求結合起來,提出終端易用性的要求。
3、服務類標準
服務類標準主要聚焦于典型智慧家庭應用場景所需的服務管控、服務連接、服務內容及服務安全內容。這四部分的具體組成結構詳見下圖2-3所示,其含義及包括的標準內容詳見下表2-3。
圖2-3:智慧家庭典型服務標準體系結構圖
表2-3:智慧家庭典型服務標準體系組成部分的含義及標準內容
4、安全類標準
安全類標準主要從網絡安全、終端安全和服務安全等方面規定智慧家庭在各種應用場景下的安全要求。
三、智慧家庭標準的重點研究方向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中指出:“十三五”期間,將結合產業發展情況,圍繞智慧家庭服務應用,開展急需標準的研制工作。包括在基礎方面、互聯互通方面、安全方面、服務方面四個方面,其各方面的研究方向詳見下表3。在工信部的該《指南》中,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表。若要具體了解《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詳細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
表3:智慧家庭標準的重點研究方向
附件:《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
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對于國家標準和相關行業標準(通信、電子、廣電等)都是適用的,目前發布的較多的是國家標準。
欲詳細了解相關智慧家庭的國家標準索引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相關標準體系介紹的請進入。
519.3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