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規范WDM系統光線路接口的應用代碼和應用分類,以便使在這些系統之間提供未來的橫向兼容性(即多廠家設備的互通性)。按照DWDM系統在實際組網中其傳輸距離的情況,通常分為長距離WDM(LH-WDM)系統、亞長距離WDM(ELH-WDM)系統和超長距離WDM(ULH-WDM)系統三種類型。ULH-WDM系統的應用代碼與分類有其獨特要求,而LH-WDM和ELH-WDM是相同的。
欲更多了解WDM系統介紹的請進入。
欲具體了解ULH-WDM系統應用代碼及分類的請進入。
一、G.692建議的要求
1、應用
ITU-T建議G.692《用于具有光放大器的多通道系統光接口》針對陸地長距離應用的多通道系統,其應用還包括目標總距離和離散放大器間隔等。而這里的多通道系統,即WDM系統,而且是特指DWDM系統,通常只是包括LH-WDM和ELH-WDM系統的。
1)不帶線路放大器系統的應用:這些應用包括4波、8波或16波通道,它們被光多路復用在一起。每個通道可以是STM-4或STM-16,包括同時混合不同的速率通道。在G.652、G.653和G.655纖維上,這些系統的目標距離名義上是80km、120km和160km。G.653光纖的應用代碼有待進一步研究。
2)帶線路放大器系統的應用:這些應用包括4波、8波或16波通道,它們被光多路復用在一起。在G.652、G.653和G.655光纖上,光線路放大器的目標間距標稱值為80km和120km之間,需要了再生之前總目標距離標稱值為的360km到640km。
2、應用代碼的命名方法
ITU-T建議G.692對波分復用(WDM)系統的上述應用,命名其應用代碼的構成為:
n W x - y . z
即由復用波數n、目標距離W、區段數x、速率代碼y和光纖類型代碼z共5部分組成,其代碼的含義及具體的規定要求詳見下表1-2。
表1-2:WDM系統應用代碼的含義及要求
區段數x 表示此應用代碼中允許的光放段數量,對于不帶有光線路放大器的,x=1,此時在代碼可不顯示 。也就是說,WDM系統也分為不帶光線路放大器的接口(x=1)和帶放大器的接口兩大類。另外,在應用碼結構前面加上字母B表示雙向系統,即:
B - n W x - y . z
3、應用代碼和接口分類
根據上述的應用情況和應用代碼的命名方法,其WDM系統光接口分類和應用代碼分別詳見下表1-3-1和表1-3-2。應用代碼是基于每通道比特率高達STM-16,對于更高比特率,如STM-64,將有待進一步研究。
表1-3-1:不帶光線路放大器WDM系統光接口的分類及應用代碼(表1/G.692)
表1-3-2:帶光線路放大器的WDM系統光接口的分類及應用代碼(表2/G.692)
應當注意的是8通路WDM系統不能簡單地被升級為16通路系統,除非該8路系統是配置不完全的16通路系統的一部分。在其它條件下,都不能直接升級。這就意味著,若運行者選擇將一個8通路WDM系統升級為16通路,那它就不僅要選擇16通路系統的中心頻率偏移而且要選擇所有相關的其他參數。
欲詳細了解ITU-T建議G.692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二、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N 120的要求
在我國現行的郵電內部標準YDN 120-1999《光部分復用系統總體技術要求(暫行規定)》中規定,依據上述G.692建議的應用代碼和接口分類的要求,結合我國網絡的具體情況,我國在應用代碼和接口分類的選用方面有如下規定:
由于現在應用的WDM系統都是用于長途傳輸,因而我國只選用有線路光放大器的統,不考慮兩點之間的無線路光放大器的WDM系統。從波長數目上看,研制和引進的系統都是8通路和16通路系統,4通路系統的應用和實用化產品并不多,因而現階段我們只考慮確定8波長和16通路的應用。
由于5×33dB的實現尚需要研究,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在中繼距離80km和120km以外, 我們引入每段損耗30dB(傳送距離為100km左右,代碼為V′),5個區段(Span)的系統,即5×30dB系統。作為長中繼距離,多段數的補充,也是5×33dB的替代。這樣也使每個區段(Span)的距離由兩種(80nm和120km)增加到三種(增加了100km)。由于我國所采用的光纖均為G.652 光纖,所以代碼z = 2。另外我們是基于STM-16的WDM系統,因而y = 16。我國所選用的WDM系統的分類和應用代碼詳見下表2。
表2:我國選用的有線路放大器線路系統的應用代碼(表12/YDN 120)
欲詳細了解YDN 120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三、我國WDM系統工程建設標準GB/T 51152-2015的要求
在我國國家工程建設標準GB/T 51152-2015《波分復用(DWM)光纖傳輸系統工程設計規范》中,規范的帶有光線路放大器應用的DWDM系統,除包括LH-WDM和ELH-WDM系統外,還包括ULH-WDM系統的。因此,其應用代碼的命名方法與應用分類的規定有所不同。
1、應用代碼的命名方法
GB/T 51152給出的應用代碼的構成結構如下,其各字符的含義與要求詳見下表3-1:
多跨段系統: M n . Bc - x W(-D)- z(S)
單跨段系統: S n . Bc - W(-D)- z(S)
表3-1:DWDM系統應用代碼中字符的含義與取值要求(GB/T 51152)
2、應用代碼及分類
按照此規定的命名方法,GB/T 51152給出了常用的DWDM系統的應用代碼與其應用分類,當然也包括了ULH-WDM系統的,具體詳見下附件。
附件:GB/T 51152給出的常用DWDM系統的應用代碼及與G.692應用代碼的對照
由上可知,GB/T 51152所命名的DWDM系統的應用代碼與上述G.692建議所規范的應用代碼命名方法是不相同的。而在我國,其各種應用的DWDM系統的通信行業標準中(如YD/T 1060、YD/T 1143和YD/T 1274等),所規定的應用代碼都是按照G.692建議所規范的命名方法,并結合YDN 120的要求。為此,在GB/T 51152說明中又給出了兩種代碼的對照表,具體內容也列在上附件中。
欲詳細了解GB/T 51152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欲更多了解YD/T 1060等相關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單通道系統(SDH系統)光接口應用代碼及分類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