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信令系統是由ITU研究制定的最適合現代通信網及其發展的信令系統,它是一種數字信令。在No.7信令系統中,為了便于信令網的管理,其編號方案采用國際信令網和國內信令網各自相互獨立的編號方案。
一、國際信令點編碼(ISPC)
1、國際信令點編碼的編碼方案
國際信令點編碼(ISPC,International Signalling Point Code)的編碼格式與編號方案,是依據ITU-T Q.708的建議《國際信令點編碼賦值程序(Assignment procedures for international signalling point codes)》的規定,采用了14bit的編碼方式,即DPC(源地點信令點編碼)和OPC(目的地點信令點編碼)均為14bit,其編碼容量為214=16384。每一個編碼分為大區識別碼、區域網識別碼和信令點識別碼三級,大區識別碼(8個)和區域網識別碼(256個)又統稱為信令區域/網絡編碼(SANC,8×256=2048個),SANC與信令點標識碼(SPIC)構成一個ISPC(2048×8=16384個)。下圖1-1是Q.708給出的國際信令點編碼(ISPC)格式圖,ISPC的格式里的字段只有一個管理用途,不能按協議或信號功能的任何方式單獨使用。其ISPC的級別、位長、容量、名稱、作用、分配權屬及我國分配的編碼等情況詳見下表1-1。
圖1-1:國際信令點編碼(ISPC)格式(圖1/Q.708)
表1-1:國際信令點編碼(ISPC)的編碼方案
2、國際信令點編碼的編號計劃
國際信令點編碼的編號計劃依據編號方案規定,其前11比特即信令地區/網絡編碼(SANC)由國際電信聯盟(ITU-T)統一管理和規劃分配,由各國電信主管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向ITU-T申請。為防止資源浪費,ITU-T要求已獲得的國際信令點編碼的利用率達到75%后才能新增分配新的SANC,另在申請時需要提交已經獲得的國際信令點編碼以及每個編碼的名稱(可包括地點:城市/城鎮)、運營商和使用的國家(跨域使用時)等信息。目前已經ITU-T分配的SANC編碼列表(世界各國及地區)詳見下附件1-2-1。
附件1-2-1:ITU-T分配的SANC列表
后3比特為信令點識別碼(SPIC)由各國的電信主管部門分配,并報ITU-T備案。下附件1-2-2為ITU-T公布的世界各國(地區)ISPC(包括SANC和SPIC)的使用情況列表,包括該信令點的名稱及該信令點運營商的名稱。
附件1-2-2:ITU-T公布的ISPC列表
3、我國關于ISPC的使用情況
我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向ITU-T申請SANC。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國申請獲得的國際信令點編碼資源為:4 -(120~129)-(0~7)共計80個國際信令點編碼。由于我國處在第4大區,目前ITU-T分配給我國使用的區域網識別碼為120~129共10個。后3位即信令點識別碼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結合區域網識別碼,負責分配給我國各電信運營企業的國際關口局使用。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年4月13日發布并即日實施的《電信網編號計劃》(2017年版),依據上述標準中相關編號方案的規定,將申請來的國際信令點編碼已分別分配給三大運營商及北京船舶通信導航公司使用了78個(截止到2017年5月31日),具體詳見附件1-3。在附件1-2-2中也可以看出我國目前78個ISPC的使用情況。
附件1-3:我國國際信令點編碼編號具體分配使用情況
二、國內信令點編碼(NSPC)
1、國內信令點編碼的編碼格式規定
我國的國內信令點編碼(NSPC,National Signalling Point Code)的編碼格式和編號方案,是依據我國的通信行業標準YDN 089《No.7信令網技術體制》的規定,采用了24bit的、全國統一的編碼方式,其編碼容量為224=16777216。每一個編碼與我國信令網的三級結構相對應也分為三級,分別稱為主信令區編碼、分信令區編碼和信令點編碼。下圖2-1是YDN 089給出的國內信令點編碼(NSPC)格式圖,其NSPC的級別、位長、名稱、容量、配置要求等情況詳見下表2-1。
圖2-1:我國國內信令點編碼(NSPC)格式圖
表2-1:我國國內信令點編碼(NSPC)的編碼方案
2、國內信令點編碼的編碼分配規定
事實上,在YDN 089中,對我國NSPC各級編碼的分配使用也做出了具體規定:我國主信令區編碼基本按順時針方向連續由小到大編排,具體分配規定詳見下表2-2-1,按當時情況已分配使用了35個;我國分信令區編碼分配規定詳見下表2-2-2。直轄市匯接區、區、縣分信令點編碼分配規定詳見下表2-2-3;省、自治區、市分信令點編碼分配規定詳見下表2-2-4。
表2-2-1:我國主信令區編碼分配
表2-2-2:我國分信令區編碼分配規定
表2-2-3:直轄市匯接區、區、縣分信令點編碼分配規定
表2-2-4:省、自治區、市分信令點編碼分配規定
然而,值得說明的是,YDN 089頒布于我國打破電信市場壟斷改革的開始期,在制定該標準時,上述NSPC各級編碼的分配使用規定仍是按電信市場獨家經營的指導思想,并沒有體現各運營商的分配原則,因此,上述分配規定已根本不適應我國電信市場的現實了。
欲進一步了解我國No. 7信令技術標準情況介紹的請進入。
3、國內信令點編碼的編碼分配計劃
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年4月13日發布并即日實施的《電信網編號計劃》(2017年版),遵照上述我國NSPC的編碼格式和編號方案,結合我國目前電信市場運營的實際,將我國國內信令點編碼按運營企業進行了計劃分配使用,具體詳見附件2-3(截止到2017年5元31日)。由附錄可以看出,為滿足省內電信業務經營者和專用電信網等單位因網絡建設發展對國內NO.7信令點編碼的需求,規劃主信令區為82的部分信令點編碼,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負責分配和管理,主信令區為82的信令點編碼具體規劃詳見下表2-3。
附件2-3:我國國內信令點編碼編號具體分配使用情況
表2-3:主信令區為82的信令點編碼具體規劃
我國對國內信令點編碼的具體分配使用情況,可登錄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http://miit.gov.cn/)或電信網碼號管理系統(http://miinac.gov.cn/)查詢。
欲進一步了解2017年版《電信網編號計劃》其他編號內容的請進入。
三、ISPC與NSPC間的轉換
每個國家的國際局將有兩個信令編碼,即ISPC和NSPC。因此在國際長途接續中,國際接口局要負責這兩種編碼的轉換,方法是依據業務信息字段(SIO)中的子業務字段的DC位(稱為網絡指示語NI)轉換,在國內段向國際段發送信令消息時,國際局應將DC=10轉換為00,NSPC轉換為ISPC,反之亦然。
欲具體了解關于No.7信令系統的信令單元格式中業務信息字段介紹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我國No.7信令系統等級結構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