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電信網絡的發展演進(如物聯網等)及不斷呈現新的通信技術與通信業務需要,結合國際電信標準的修訂(如ITU-T E.164、E.212等),我國的《電信網編號計劃》也必然在不斷更新變化。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了中國信息研究院,開展對2010年版的《電信網編號計劃》進行了更新修訂。于2017年4月13日發布工信部信管[2017]68號公告,正式公布了2017年版的《電信網編號計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欲詳細了解我國歷次電信網編號計劃發布情況的請進入。
2017年版的《電信網編號計劃》的編制原則和編制范圍與2010年版基本相同,它與2010年版相比,只是在原版的基礎上對E.164號碼和E.212號碼的相關規劃內容進行了更新和修訂,且新分配了物聯網用編號,并刪除了原版附件中有關分配現狀的內容,使其附件數由原來的十五個,變為五個。
2017年版的《電信網編號計劃》總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供電信用戶直接撥號提供呼叫或服務的號碼;另一類是專為實現網絡電信功能的號碼,該號碼一般不為電信用戶撥號所使用。2017年版的《電信網編號計劃》的編制范圍包括:
一、我國電信網使用ITU-T E.164編號計劃的首位為“0”~“9”的號碼
我國首位為“0”~“9”號碼的編號計劃或規劃,完全遵循ITU-T建議書E.164《The international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 numbering plan(國際公用電信編號計劃)》的規定。
欲詳細了解ITU-T建議書E.164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1、首位為“0”及其后號碼的規劃
我國首位為“0”及其后號碼的規劃可歸類為三類用途:一是長途字冠(國內與國際)與國內長途區號;二是公眾移動通信網網號與物聯網網號;三是國際智能業務來話路由碼號。
欲詳細了解我國首位為“0”及其后號碼規劃的請進入。
2、首位為“1”號碼的規劃
首位為“1”的號碼原則上應作為全國統一使用的號碼,按照號碼用途可以歸納為兩類:一類是業務號碼:包括緊急業務號碼(3位)、短號碼(5位)、短消息類服務接入代碼、運營商業務代碼、路由碼以及其他電信業務接入號碼等。另一類是用戶號碼:包括等長11位的公眾移動網電話號碼和等長13位的物聯網號碼。
欲詳細了解我國首位為“1”號碼規劃的請進入。
3、首位為“2”~“8”號碼的規劃
首位為“2”~“8”的號碼是在本地范圍內使用的號碼,按照號碼用途可以歸納為兩類:一是主要用作固定本地電話網的用戶號碼。二是部分首位為“2”~“8”的號碼還用作全國和省內智能業務的接入碼。
欲詳細了解我國首位為“2”~“8”號碼規劃的請進入。
4、首位為“9”號碼的規劃
本次首位為“9”號碼的規劃,按照號碼用途可以歸納為兩類:一類是用于公眾服務型業務的接入號碼(95和96,包括客戶服務短號碼、電信業務接入號碼等),是目前首位為“9”號碼的主要用途;第二類是公眾移動通信網網號(92和98),目前待啟用。其他均為備用。
欲詳細了解我國首位為“9”號碼規劃的請進入。
二、固定網、移動網中“*/#”號碼
“*”、“#”號碼主要用于各個網絡的補充業務,包括固定通信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固定網絡包括PSTN補充業務(也稱新業務)和ISDN補充業務;移動網絡包括GSM補充業務(包括USSD補充業務)和CDMA補充業務。
三、七號信令點編碼
七號信令點編碼的編號計劃包括國際信令點編碼和國內信令點編碼,它們屬于各自獨立的號碼結與構編號方案。七號信令點編碼用于信令網實現信令的傳輸和轉接功能,并非為電信用戶撥號使用。
欲詳細了解我國七號信令點編碼編號計劃的請進入:國際信令點編碼;國內信令點編碼
四、ITU-T建議X.121分組數據網的編號計劃
我國建立了各類分組數據網,其中公用數據通信網是指,我國先后以X. 25、DDN、FR和ATM技術建立的技術先進的中國公用分組交換網絡(CHINAPAC)。分組交換網的編號方案是遵循ITU-T建議X.121《公用數據網的編號計劃(International numbering plan for public data networks)》規定的編號規則來確定的。公用數據網的編號用于分組數據網實現其組網和轉接功能,并非為電信用戶撥號使用。
欲詳細了解ITU-T建議X.121具體內容和我國分組數據網編號計劃的請進入。
五、ITU-T建議E.212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的編號計劃
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的編號計劃是遵循ITU-T建議E.212《國際移動用戶識別計劃(The international identification plan for public networks and subscriptions)》。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是用于在移動網絡中識別移動用戶,存儲在移動用戶的SIM/UIM、HLR、VLR中,并非為電信用戶撥叫使用的號碼。
欲詳細了解ITU-T建議E.212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欲詳細了解我國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編號方案的請進入。
另外,2017年版的《電信網編號計劃》給出的五個附件是:附件一《相關名詞的說明》給出了7個專有名詞的解釋。附件二《我國固定電話網長途區號表》給出了我國目前所使用國內長途區號,也標證了我國目前本地電話網的數量。附件三《智能網業務號段歸屬情況》給出了我國各智能業務的業務接入碼和相應的數據庫標識碼KN1N2。附件四《國際智能業務來話路由號碼的分配情況》給出了我國國際智能業務來話路由號碼內的運營商標識碼和業務類別標識碼。附件五《“*/#”號碼的使用情況》給出了我國目前的各補充業務(PSTN、ISDN、GSM、CDMA)中“*/#”號碼的使用情況。若欲詳細了解2017版編號計劃具體內容的請查詢下附件。
附件:《電信網編號計劃》(2017年版)
欲進一步了解相關電信網號碼知識的請進入:電信網編號計劃中的術語;我國電信網碼號資源分類管理目錄;電信網編號內容匯集
470.2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