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RA數字集群系統,即我國稱之為數字集群體制A,該體制是由歐洲的ETSI開發的并引進我國的。依據ETSI所發布的TETRA數字集群系統的相關標準,TETRA數字集群系統有其自身的號碼結構及要求。TETRA系統的號碼資源豐富,編號容量大,使用也很靈活。系統的網絡運營商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對號碼進行規劃和分配。在編號時應符合相關的國際標準、利于網絡組織和利于用戶的使用。
欲具體了解TETRA數字集群系統介紹的請進入。
一、關于TETRA系統的用戶識別號碼
依據ETSI所制定的TETRA數字集群系統的相關標準規范,對TETRA用戶識別號碼有下述要求:
1、號碼類型
在一個TETRA系統中,識別用戶身份是通過識別碼來實現的。識別碼按碼長可分為兩部分:TETRA用戶識別碼(TSI ,TETRA Subscriber Identity)和短用戶識別碼(SSI,Short Subscriber Identity)。TSI碼長為48 bit,SSI碼長為24 bit,SSI是TSI的截取碼。每個TSI在整個TETRA系統域中都是惟一識別某個用戶的識別碼,而SSI則只是在TETRA系統域的某個子域中惟一識別某個用戶的識別碼。也就是說,SSI碼在不同子域中是可以重復的。
圖1-1:TETRA用戶識別碼(TSI)短用戶識別碼(SSI)
實際上,圖1-1所示的TETRA用戶識別碼(TSI)是符合ITU-T建議E.212規定的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要求的。
欲詳細了解ITU-T E.212建議書具體要求的請進入。
根據識別碼代表意義的不同,有TETRA個人用戶識別碼(ITSI,Individual TETRA Subscriber Identity)和TETRA用戶組識別碼(GTSI,Group TETRA Subscriber Identity)之分,碼長均為48 bit。顧名思義,ITSI是用來區分某個用戶的,GTSI是用來區分不同用戶組的。這兩種碼也都有各自的24 bit短識別碼,即個人短用戶識別碼(ISSI,Individual Short Subscriber Identity)和組短用戶識別碼(GSSI,Group Short Subscriber Identity),具體號碼類型見表1-1。
表1-1:TETRA系統的號碼類型
在TETRA系統中,每個用戶會有一個號碼簇,這個號碼簇應包括一個ITSI碼和幾個GTSI碼。同時,TETRA標準也規定一個ITSI碼可以對應幾個GTSI碼,同一個GTSI碼也可以被分配給幾個ITSI碼。需要強調的是,ITSI碼是系統中惟一標識用戶的識別碼,一旦分配,將很少改動;而GTSI碼則能根據需要動態變化。
2、號碼結構
根據TETRA相關標準,ITSI和GTSI是由國家代碼(MCC,Mobile Country Code)、網絡代碼(MNC,Mobile Network Code)和SSI共3部分組成,參見圖1-1。前24 bit是國家代碼MCC(為10 bit)和網絡代碼MNC(為14 bit)。后24 bit為SSI碼,用來定義TETRA網絡的用戶地址。ITSI/GTSI的相關要求詳見下表1-2所示,其中包括碼的組成、容量及分配等要求。
表1-2:ITSI/GTSI的相關要求
MCC按照ITU-T建議E.212分配,采用3位十進制數表示。中國的國家代碼為460。MNC是定義集群通信網的惟一地址碼和接入碼,由國家相關管理機構指配。MNC碼被存儲在網絡交換中心的數據庫中,共14 bit,編號范圍為0~16383,其總容量見表1-2。
SSI(包括ISSI、GSSI)是每個集群用戶(組)被分配的移動用戶(組)識別碼,用來識別本網內移動用戶(組)的號碼,由系統的網絡運營者自行分配,共24 bit。SSI碼采用8位十進制數表示,編號總容量見表1-2,編號范圍為00000000~16777215。根據ETSI的規定。其中,0000001~9999999為用戶號碼空間,包括個人用戶和用戶組的號碼;0000000和16777215為TETRA標準中規定用于特殊功能和用途的預留號碼;10000000~16777214為系統預留號碼,用于連接PABX、PSTN、緊急號碼識別、網絡識別等用途。因此實際用戶編號容量為1000萬戶。
二、關于TETRA系統的用戶號碼
TETRA系統的用戶號碼的規劃和分配對網絡的有效運行和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規劃號碼時,應充分考慮本地號碼資源的實際情況和網絡未來發展的需要,利于網絡識別和業務開展,做到合理分配,有效利用。需要考慮的內容有下表2-1所示的4點,
表2-1:TETRA系統的用戶號碼規劃和分配的要求
如果網絡不止一個交換中心,則應根據各交換中心在全網承擔的話務負荷和所配置用戶容量的情況,進行號碼的劃分。首位號碼在TETRA網絡中有著特殊的意義,不同的首位號碼可對應不同的呼叫去向,比如至PSTN的呼叫、至PABX的呼叫或至TETRA網內部的呼叫等。下表2-2是對首位號碼定義的舉例,網絡運營者可根據網絡的實際需求定義自己的首位號碼。
表2-2:對首位號碼定義的例子
三、我國TETRA系統的編號要求
我國電子行業標準SJ/T 11228-2000《數字集群移動通信系統體制》中,給出了TETRA系統(即體制A)下述的編號要求。
欲更多了解SJ/T 11228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1、用戶識別碼
TETRA系統用戶識別碼(即ITU-T E.212建議的IMSI),其結構如圖1-1所示,其要求如表1-2所示。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SJ/T 11228-2000中將我國的移動國家代碼(MCC)指定為“086”了。
欲詳細了解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介紹的請進入。
2、移動用戶號碼
對于TETRA系統,每個移動用戶可以分配一個單呼識別碼和多個群呼識別碼。在同一調度網內,用戶不用撥打移動網絡碼,只需撥打移動用戶號碼,移動用戶單呼號碼為3~7位或8位。移動用戶號碼可與短用戶識別碼(SSI)相對應,也可以因地制宜選用。
移動用戶群呼號碼應至少能分四級,即小組、組、隊、群。可以按照需要分配各級的號碼位數。例如:AB CD EF GH,GH為小組號碼、EF為組號碼、CD為隊號碼、AB 為群號碼。
對于移動用戶號碼的編號方案,在實際使用中,網絡運營商會給終端用戶分配一個類似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中使用的移動用戶號碼(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Number),它可以有不同的編號方案。
欲詳細了解MSISDN編號方案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其他數字集群系統編號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