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接入網絡的傳輸性能指標及分配的規范要求(包括誤碼性能要求和同步特性要求),在我國主要是依據通信行業標準YDN 061-1997《接入網技術體制(暫行規定)》、YD/T 1007《接入網傳輸性能指標的分配》和YD/T 5139《有線接入網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規范》等標準。它包括了電路交換方式接入方式和分組交換接入方式,其傳輸性能指標要求是不相同的。下述主要依據YD/T 1007標準對有線接入網的傳輸性能指標要求與分配要求給以簡要介紹,詳細了解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中。
附件:YD/T 1007-2014《接入網傳輸性能指標的分配》
欲更多了解YD/T 1007標準版本變化情況的請進入。
一、接入網中電路交換業務的誤碼性能指標要求
1、概述
我們知道,電路交換業務的傳輸性能指標要求應包括誤碼性能要求和同步特性要求(或稱漂移和抖動性能要求)。對于誤碼性能,它規范要求的是N×64bit/s數字連接(主要是滿足ITU-T G.821建議書要求)和高比特率(也稱基群速率或基群速率以上)恒定比特率數字通道(主要是滿足ITU-T G.826建議書要求)的長期誤碼性能指標和短期誤碼性能指標。
欲詳細了解ITU-T關于電路交換業務誤碼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G.821;G.826
2、度量參數
對于誤碼性能的度量參數,N×64kb/s數字連接和恒定比特率數字通道是不相同的。N×64kb/s數字連接誤碼性能用的度量參數是:誤碼秒比(ESR)和嚴重誤碼秒比(SESR)。恒定比特率數字通道誤碼性能用的度量參數是:有誤碼秒比(ESR)、嚴重誤碼秒比(SESR)和背景碼誤碼比(BBER);此時的誤碼是指誤碼塊或誤碼組,因此這三個參數也可稱為誤塊秒比(ESR)、嚴重誤塊秒比(SESR)和背景誤塊比(BBER)。因為,恒定比特率數字通道誤碼性能是以“塊”為基礎的一組參數,所謂“塊”指一系列與通道有關的連續比特。
欲詳細了解誤碼性能指標度量參數定義的請進入:數字連接;數字通道
3、接入網誤碼性能的分配原則
在介紹接入網誤碼性能的分配原則之前,需要了解下述兩個關鍵概念:
一是:接入網的假設參考通道(HRP)模型:依據我國YDN 099-1998《光同步傳送網技術體制(暫行規定)》的規定,我國國內最長HRP為 6900km,其中分配給接入網段的最長HRP為 50km。那么,依據YDN 061-1997《接入網技術體制(暫行規定)》的規定,接入網段的最長HRP模型如下圖1-3所示,它是由饋線段、配線段和引入線段三段構成。圖中,SN為業務節點;CPN為用戶駐地網;DP(Distributing Point)為分配點;FP(Flexible Point)為靈活點。
圖 1-3-1:接入網的最長HRP模型
欲詳細了解相關數字傳輸系統數字傳輸模型(HRP等)概念介紹的請進入。
二是:接入網的誤碼性能指標配額:基于國際標準和我國標準所規范的數字傳輸系統誤碼指標的分配策略,在我國接入網系統的50公里最長假設參考通道(HRP)的誤碼性能指標配額,為我國國內標準最長假設參考通道(6900公里)端到端指標的6%。
欲詳細了解相關數字傳輸系統誤碼指標的分配策略的請進入。
因此,接入網誤碼性能指標的分配原則:由于考慮到接入網在實際建設中,距離差異較大,各種接入技術可能串接使用,結構復雜程度各異,所以不能以距離平均分配誤碼指標。為此,采取了按段分配的原則,即將6%按饋線段1/6、配線段1/3、引入線段1/2,具體用紅色字標注在圖1-3-1中。另外,關于分配點(DP)和靈活點(FP)位置的說明詳見下圖1-3-2。其中用戶側設備和局側設備為符合ITU-T G.902規定的設備。
圖 1-3-2:分配點(DP)和靈活點(FP)位置說明
欲詳細了解ITU-T G.902建議書內容的請進入。
4、電路交換接入網誤碼性能指標的分配
鑒于上述,YD/T 1007給出了N×64kb/s數字連接的長期誤碼指標(其表1),其中包括饋線、配線、引入線三段的內容;和高比特率通道的長期誤碼指標,分別包括饋線(其表2)、配線(其表3)、引入線(其表4)三部分。具體指標值請在YD/T 1007標準中查詢,即見附件。但對于高比特率通道的誤碼指標的速率等級僅到139Mbit/s,再高速率等級的沒有給出。
5、電路交換方式接入網的同步特性
所謂接入網的同步特性,主要是指接入網的漂移特性和抖動特性等。同步特性是電路交換方式數字傳輸網傳輸性能的又一個重要指標。在YD/T 1007標準中規定了電路交換方式接入網的同步特性的多個項目指標,其項目名稱匯總于下表1-5中,具體指標值請在YD/T 1007標準中查詢。
表 1-5:電路交換方式接入網的同步特性指標項目
二、分組交換接入網的傳輸性能指標要求
1、概述
我們知道,分組交換方式接入網中承載的分組數據通常是IP數據流,因此,分組交換接入網的傳輸性能指標要求應符合ITU-T Y.1541《基于IP的業務的網絡性能指標》建議書要求的。在國內,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1171《IP網絡技術要求 網絡性能參數與指標》,依據Y.1541建議書制定了我國國內段IP網絡的傳輸性能指標及分配。其性能指標與IP QoS類別相關,IP QoS類別分為0類~5類。
欲詳細了解YD/T 1171標準關于IP網絡傳輸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
2、度量參數
體現IP網絡性能的度量參數主要有:IP包傳輸時延(IPTD)、IP包時延變化(IPDV)、IP包誤差率(IP ER)、IP包丟失率(IPLR)等。在YD/T 1171標準中給出了這些參數的定義。在YD/T 1007標準中結合接入網絡的傳輸給出了相應的解釋。
欲詳細了解IP網絡性能度量參數的定義與釋義的請進入。
3、分組交換接入網的傳輸性能指標的分配原則
在YD/T 1007標準中,分組交換接入網的傳輸性能指標的分配原則是參照了電路交換方式接入網誤碼性能的分配原則,但在進行指標分配時,不再按饋線段、配線段和引入線段分段指標分配,僅將SNI與UNI間的接入網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其接入網50公里最長假設參考通道(HRP)的誤碼性能指標配額也為6%,但其是按Y.1541中規定的全程端到端的IP傳輸性能指標的6%。
4、分組交換接入網的傳輸性能指標的分配
鑒于上分配原則,YD/T 1007標準給出了按IP QoS類別的分組交換接入網的傳輸性能指標要求,見該標準的表17。它適用于基于IP分組交換方式的公共接入網,一般的IP網絡實現方式均應達到其指標要求。
5、分組交換接入網的同步性能要求
分組交換接入網的同步性能要求包括頻率同步要求和時間同步要求。分組交換接入網的頻率同步要求應包括的指標項目詳見下表2-5。這些項目的指標均應滿足ITU-T G.8262《同步設備從時鐘的時鐘特性》的要求(該建議主要關注同步以太網設備時鐘的要求(EEC)和同步OTN設備時鐘(OEC))。分組交換接入網提供的時間同步業務時,SNI接口和UNI接口之間的長期時間偏差應小于±200ms。
表 2-5:分組交換方式接入網的頻率同步特性指標項目
欲詳細了解ITU-T G.8262建議書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三、其它標準的相關接入網傳輸性能的要求
1、YDN 061-1997標準的相關要求
在現行標準YDN 061-1997《接入網技術體制(暫行規定)》的第11章《網絡性能要求》中,僅是對電路交換接入網網絡傳輸性能指標做出了要求,關鍵是由于標準發布較早,依據的全程端到端指標以及分配策略的標準版本過早,所以它給出的網絡性能要求有點過時。因此,應以YD/T 1007標準中要求為準。
欲詳細了解YDN 061-1997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2、工程建設標準YD/T 5139的相關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YD/T 1007標準給出的電路交換接入網誤碼性能指標是不能直接用于維護和工程驗收等場合。因此,在現行工程建設標準YD/T 5139-2019《有線接入網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規范》的第7章《技術要求》中,對于電路交換方式和分組交換方式的誤碼傳輸性能指標要求,考慮到電路或設備在投入使用和維護運行中,由于老化、惡劣的環境條件以及元器件故障等原因會使電路或設備的性能惡化,故給出的工程設計指標是在YD/T 1007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嚴化了10倍的。注意:YD/T 5139僅給出了電路交換方式高比特率通道的誤碼性能指標要求且給出了更多的更高速率等級(包括高達2.5Gbit/s,但這部分速率等級的指標沒有嚴化),為了查閱的方便,具體詳見下表3-2。另外,關于嚴化的分組交換方式的傳輸性能指標是指IPLR和IPER兩個參數的指標。對于電路交換方式和分組交換方式接入網的同步性能要求與YD/T 1007標準要求是完全相同的。
表 3-2-:電路交換接入網高比特率通道的長期誤碼指標
欲詳細了解YD/T 5139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數字傳輸網絡傳輸性能指標要求內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