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無線系統在許多情況下處于非電信和非暴露環境,施工隨意性比較強,傳統的宏基站防雷技術在小型無線基站系統無法使用,且小型無線基站系統在許多場景下無法按照傳統的方式接地。
欲詳細了解移動通信基站接地要求的請進入。
因此,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3007《小型無線系統的防雷與接地技術要求》中首次提出了采用非常規的接地方式和隔離浮地技術,以規定了小型無線系統的防需接地技術要求。同時YD/T 3007確定了小型無線系統雷電保護區的劃分方法和不同地理環環境的雷電風險劃分;適用于3G、4G、LTE等各種制式和各個頻段的小型無線系統的防雷與接地;也適用于各類與無線局域網連接的交換系統雷電保護。
欲詳細了解無線基站防雷技術要求的請進入。
一、關于小型無線系統
1、概念
所謂小型無線系統(Miniature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是指,一種設備體積明顯小于傳統無線設備的無線系統,包括安裝在傳統無線站點的3G分布式基站、4G及WiFi等系統,以及安裝在無線熱點或盲點區域,作為傳統宏站廣覆蓋(Wide Range)補充的無線系統。小型無線系統多處于非傳統無線站點和非暴露環境。相關傳統無線站點、非傳統無線站點和非暴露環境的概念匯總于下表1-1中。
表1-1:傳統無線站點、非傳統無線站點和非暴露環境的定義
2、組成
小型無線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天線、主設備、供電電源、傳輸設備。這些設備可能獨立存在,也可能是其中兩者過多者(如天線和主設備)的組合體。其小型無線系統的典型組網如下圖1-2所示。
圖1-2:小型無線系統的典型組網示意圖
小型無線系統的安裝場景包括:樓頂抱桿(城市或農村建筑等)、路燈桿(包括城市或公路、鐵路沿線等)、廣告牌、郊區獨立桿(如農村庭院、田地等)、鐵塔、室內掛墻或吸頂(如家庭、辦公區、商場、大型會議室等)、室外掛墻(城市或農村建筑等)等。
小型無線系統可能遭受雷擊的主要端口包括:電源端口、信號/控制端口、天饋線端口、接地端口和以太網供電(POE)端口。以上端口常見的危害方式詳見下附件1。小型無線系統防雷采取的措施,應根據下表1-2所列的主要因素來確定。
附件1:小型無線系統端口可能遭受雷擊的常見危害方式
表1-2:小型無線系統雷擊的主要影響因素
3、各類設備所處的地理環境的劃分
小型無線系統的防雷應根據其所處地區的地理環境因素確定防護等級。另外應考慮雷電保護區的劃分、地理環境年雷暴日、遭受雷擊頻次、區域無線通訊重要性等影響因素。因此,小型無線系統各類設備所處的地理環境的劃分為:L型(較低風險型,如下圖1-3-1所示)、M型(中等風險型,如下圖1-3-2所示)、H型(較高風險型)和T型(特高風險型)四個類型等級。各類型等級的釋義詳見下表1-3。
表1-3:小型無線系統各類設備所處的地理環境的類型等級劃分
圖1-3-1:L型環境風險等級示意圖
圖1-3-2:M型環境風險等級示意圖
欲具體了解防雷區和雷暴日設置的請進入。
在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2324《無線基站防雷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中將基站設備的所處的地理環境的劃分,也是劃分為上述四個類型等級的。
欲詳細了解無線基站設備所處的地理環境的劃分的請進入。
二、浮地系統
1、概念
所謂浮地(Floating Ground),它不是實際意義上的物理接地,這個地和大地不直接相連,和大地相互隔離,即該電路的地與大地無導體連接。它是零電位的參考點,也是連接各個設備的等電位參考點。
所謂浮地系統(Floating System)是指,由浮地設備組成的、設備及線纜采用浮地零電位的參考點等電位方式的信息通信系統。浮地技術與屏蔽、隔離等技術相互結合應用,才能達到更好的預期效果;采用浮地技術時,應當防止靜電和電壓反擊對設備和人身的危害。
隔離技術使用的裝置包括隔離變壓器、無金屬部件的光纜及光電耦合器(簡稱隔離光耦)、其它采用電子技術方式實現隔離雷電等干擾源傳播的設備等。
2、浮地系統的采用
對于小型無線系統,當安裝環境不允許采用或不具備常規接地方式,且系統的設備滿足浮地設備要求時,小型無線系統的設備和線纜可采用浮地系統或隔離式浮地系統。
另外,小型無線系統,根據安裝場景,也可采用部分接地的方式,即:對于非傳統電信環境安裝的分布系統,當室內基帶或傳輸設備處在非暴露環境時,可以采用室內基帶或傳輸設備等不接地、RRU和天線等接地的部分接地系統;當RRU和天線等處于非暴露環境時,可以采用RRU和天線等不接地、BBU等接地的部分接地系統。不接地的設備應滿足浮地設備的要求。
3、浮地與接地的解決方案
在小型無線系統的安裝時,小型無線系統的雷電防護,依據產品系統設計方案、設備運行環境、地網和防雷器配備的可行性等,可分別采用浮地解決方案或接地解決方案。不同環境風險類型等級(L型、M型、H型和T型)的區域,對于浮地解決方案和接地解決方案的采用應符合下表2-3的要求。
表2-3:不同環境風險等級的區域浮地解決方案和接地解決方案的采用要求
三、浮地設備
1、概念
所謂浮地設備(Floating Equipment)是指,在不具備接地的情況下,能滿足產品功能、防雷可靠性、安規/安全、電磁兼容性等各項規格指標要求的信息通信(ICT)設備,也稱為免接地設備。
2、技術要求
浮地設備應采用非金屬外殼,或金屬外殼通過安裝條件與載體(建筑體、或塔桿等)實現隔離。金屬外殼對內部電路的隔離能力或接口電路對外殼以及內部電路的隔離能力,應滿足下表3-2的要求。小型無線系統天線,應采用非金屬外殼,或金屬外殼通過安裝條件與載體(建筑體、或塔桿等)實現隔離。金屬外殼對內部電路的隔離能力應滿足下表3-2的要求。設備內部的交流與低壓電器或交流與外殼之間隔離器件(如隔離光耦、隔離變壓器、其它電子類隔離設備等)的耐壓規格應該至少達到6kVdc或4.3kVac。
表3-2:小型無線系統設備端口耐受能力的技術要求
欲更多了解YD/T 3007標準原文內容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移動通信基站相關防雷與接地技術要求的請進入。
354.6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