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M電路交換本地網絡的路由計劃是由YDN 088-1989《自動電話交換(數字)網技術體制》規定的,雖然YDN 088-1998已于2017年5月12日復審后被廢止了,但目前我國TDM固定網本地網話務的路由計劃仍然是按照YDN 088-1989所要求的。
一、原則
1、路由選擇順序
先選直達路由,遇忙再選迂回路由,最后選最終路由。在路由選擇中,當遇到低呼損路由時,不允許再溢出到其它路由上,路由選擇結束。其直達路由、迂回路由和最終路由的含義詳見下表1-1。
表1-1:路由選擇順序
2、串接電路數
數字本地網中,原則上端至端的最大串接電路數不超過3段,即端至端呼叫最多經過兩次匯接。當匯接局間不能個個相連時,端至端的最大串接電路數可放寬到4段。
二、本地話務的選路計劃
本地網中長途來去話話務,由端局至長途局或匯接局至長途局的數字基干電路疏通。這里僅說明本地話務的選路計劃。本地網各種網路結構和各種匯接方式時話務的路由計劃如下。
欲具體了解固定電話本地網各種匯接方式的請進入。
1、網狀網結構
如圖2-1所示。端至端的來去話都由兩端局間的低呼損直達電路疏通。
圖2-1:網狀網路由選擇計劃示意圖
2、集中匯接方式類型
如圖2-2所示。端局A呼叫端局B:①選高效直達路由A-B;②選迂回路由A-DTm-B(選路終止)。無高效直達路由時,選迂回路由A-DTm-B(選路終止)。若端局A與端局B間為低呼損直達路由,選低呼損直達路由A-B(選路終止)。
圖2-2:集中匯接方式路由選擇計劃示意圖
3、去話匯接方式
如圖2-3所示。分為同一匯接區內兩端局間(如端局A呼叫端局B)、不同匯接區兩端局間,(如端局A呼叫端局C)兩種情況,具體路由選擇計劃詳見下表2-3。
圖2-3:去話匯接方式路由選擇計劃示意圖
表2-3:去話匯接方式路由選擇計劃表
4、來話匯接方式
如圖2-4所示。分為同一匯接區內兩端局間(如端局A呼叫端局B)、不同匯接區兩端局間,(如端局A呼叫端局C)兩種情況,具體路由選擇計劃詳見下表2-4。
圖2-4:來話匯接方式路由選擇計劃示意圖
表2-4:來話匯接方式路由選擇計劃表
5、雙匯接局方式
1)如圖2-5所示。同一匯接區兩端局,如端局A呼叫端局B,因電路群A-DTm11和A-DTm12采用負荷分擔方式分擔負荷,A呼叫B時,有可能通過匯接局DTm11匯接,也有可能通過匯接局Tm12匯接,因此,此時的具體路由選擇計劃詳見下表2-5。
圖2-5:雙匯接局方式路由選擇計劃示意圖
表2-5:雙匯接局方式路由選擇計劃表
2)不同匯接區兩端局間,如端局A呼叫端局C(當匯接局DTm11至端局C無去話中繼電路),因電路群ADTm11和A-DTm12采用負荷分擔方式,有可能通過匯接局DTm11匯接,也有可能通過匯接局Tm12匯接;電路群DTm11-DTm21和DTm11-DTm22采用負荷分擔方式,電路群DTm12-DTm21和DTm12-DTm22采用負荷分擔方式。因此,此時的具體路由選擇計劃也詳見表2-5。
6、去話全覆蓋方式
隨著大容量端局的廣泛使用及網路規模的發展,所有匯接局對全網中所有端局均有條件建立去話中繼電路。此時匯接局的轉接話務下降,雙匯接局網結構演變成圖2-6所示。各匯接局對本地區所有端局去話全覆蓋的結構,其路由選擇方式如下:
以端局A 呼叫端局B為例,因電路群A-DTm11和A-DTm12采用負荷分擔方式,故有可能通過匯接局DTm11匯接,也有可能通過匯接局DTm12匯接。有高效直達路由時:
① 選高效直達路由A-B;
② 選迂回路由A-DTm11-B或A-DTm12-B。
無高效直達路由時,選迂回路由A-DTm11-B或A-DTm12-B。
若端局A與端局B間有低呼損直達路由,選低呼損直達路由A-B。
圖2-6:去話全覆蓋方式路由選擇計劃示意圖
欲進一步了解我國固定電話網各種網絡路由計劃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