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滑動性能指標
ITU-T G.822給出了64Kbit/s的國際數字連接的滑碼率的指標,它把滑動性能指標分為a、b、c三個級別,它要求一年絕大多數時間(98.9%)都工作在規定范圍內,此時各種業務的質量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證,具體詳見下表1-0。
表1-0:ITU-T對于64Kbit/s的國際數字連接的滑碼率的指標(表1/G.822)
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N 088-1998《自動電話交換(數字)網技術體制》結合ITU-T G.822建議,對我國數字自動電話交換網的滑動指標的分配做出了如下規定。
1、滑動性能指標的分配原則
對我國數字自動電話交換網分配滑動性能指標時應依據的原則詳見下表1-1。
表1-1:滑動性能指標的分配原則
2、滑動性能指標的分配
國內數字自動交換同步網中用于分配滑動指標的參考連接詳見下圖1-2。數字自動電話交換網滑動性能指標的分配要求如下表1-2-1所示;具體指標分配詳見下表1-2-2。
圖1-1:國內數字自動交換同步網分配滑動指標的參考連接
表1-2-1:國內數字自動交換同步網滑動性能指標的分配要求
表1-2-2:國內數字自動交換同步網滑動性能指標的具體分配
欲更多了解數字同步網滑動性能要求的請進入。
二、漂動
1、漂動的網路限值
漂動的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傳輸媒質的基本傳播特性和時鐘電路的變化。對于到網路節點接口的最大時間間隔誤差的限值,ITU-T G.823建議是:在S秒時間內的MTIE不應超過下表2-1的數值,表中兩種情況得出的總規范示于下圖2-1中。
表2-1:ITU-T G.823建議的漂動網路限值
圖2-1:一個網路節點輸出端上容許的最大時間間隔誤差(MTIE)與觀察周期S的關系
欲更多了解MTIE概念的請進入。
2、漂動傳遞特性
在同步網的各同步節點上,用于提供同步定時信號的同步設備應滿足圖2-2所示的漂動傳遞特性。在輸入信號處于圖中虛線給出的限度時,輸出信號的漂動應當衰減到滿足圖中實線的要求。
圖2-2:漂動傳遞特性
假定在一個同步網中,在各節點上配備的數字設備可以適應在輸入信號上的允許相位偏離以及從傳輸設備來的漂動,那么在正常同步條件下將不發生滑動。但是,應該認識到,由于某些性能的惡化、故障情況、維護措施和其它事件,輸入信號和終端設備內部定時信號之間的相對時間間隔誤差(TIE)有可能超過設備的漂動容限,從而產生受控滑動。
3、漂動指標的要求
網絡節點的漂動參考模型示于圖2-3。它是基于建議G.823中規定的輸入信號與從基準時鐘得出的內部定時本地信號之間的相對相位偏離A(18μs)值考慮的。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N 088-1998《自動電話交換(數字)網技術體制》結合ITU-T G.823建議,給出的漂動指標具體詳見下表2-3。
圖2-3:網絡節點的漂動參考模型
表2-3:漂動指標要求
三、時延
時延是數字損傷之一。由于在通話連接中存在反射點而出現反射信號,此反射信號因時延而滯后于話音信號,由此使數字信號產生變化或發生回聲現象。短傳播時延將使接收信號產生惡化,出現受話人回聲的現象。長傳播時延將出現發話人回聲現象。當出現發話人回聲的概率由1%增大到2%時,不加裝回聲控制設備的全程時延應控制在26ms之內。YDN 088-1998給出的數字自動電話交換網網內允許各設備所產生的時延列于下表3-1。
表3-1:網內允許各設備所產生的時延
溫馨提示:YDN 088-1998《自動電話交換(數字)網技術體制》經2017年05月12日復審后被廢止,上述有關YDN 088-1998的內容可供參考。
欲進一步了解網絡同步接口漂移與抖動性能要求相關內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