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3GPP的規范從R15版本開始,是對5G系統的研究成果。R15版本已在2019年3月凍結。那么5G系統的工作頻率的規劃與安排也將是從R15版本開始的。
一、5G系統的頻段準備
3GPP在2018年6月對3GPP TS 36.101 V15.3.0 《演進的通用地面無線電接入(E-UTRA); 用戶設備(UE)無線電傳輸和接收》(R15版本)進行了發布。該文件規定了E-UTRA用戶設備的最低射頻特性和最低性能要求。其中,所述的信道安排是基于當前規范發布中定義的工作頻段(頻帶)和信道帶寬,在未來的版本中可能會考慮其他的工作頻段和信道帶寬。也就是說,它雖然不是正式的5G系統工作頻段,但已經為5G系統做了大量的準備。
規范中給出的E-UTRA工作頻段與UTRA系統相比,增加了大量的頻段。在UTRA系統中,當時的工作頻段的編號是到43,而在TS 36.101 V15.3.0規范中已將頻段號擴展到85號,最高頻段安排到5150 MHz ~5925 MHz(頻段號B46)。其中,頻段號B33 ~B52安排給TDD雙工模式使用;頻段號B1 ~B32、頻段號B65 ~B76和B85安排給FDD模式使用。另外編號B53~B64號為保留,但暫未規劃;B77~B84未使用。要詳細了解3GPP TS 36.101 V15.3.0關于頻譜頻段安排的詳見下附件1。
附件1:3GPP TS 36.101 V15.3.0關于E-UTRA工作頻段的安排
欲詳細了解3GPP 關于4G(LTE)系統工作頻段的規劃的請進入。
二、5G系統NR的頻率規劃
依據3GPP的頻率規劃,5G系統在不影響4G(E-UTRA)系統的頻率使用時,也可使用TS 36.101 V15.3.0中規范的頻率。同時又規劃了5G新無線(NR,New Radio,或譯為新空口)的工作頻率。
1、頻率范圍的定義
在3GPP R16版本規范中,把5G新無線(NR)的頻率范圍(FR,Frequency Ranges)劃分為兩個頻段,即FR1和FR2。在許多情況下,整個射頻規范的要求是針對不同的頻率范圍(FR)分別定義的,因此,目前3GPP規范的版本,NR可以運行的頻率范圍如下表2-1所示。可知,它原則上是依6 GHz頻率為界,FR1稱為中低頻段(低于6 GHz,用Sub-6GHz表示),FR2稱為高頻段(高于6 GHz)。事實上,FR1的頻率范圍已超出了6GHz;所謂高頻段主要是指毫米波(mmW)頻段。
表2-1:頻率范圍(FR)的定義
2、工作頻段(頻帶)
對于NR的FR1和 FR2,3GPP又定義了各自的不同工作頻段,具體可參見下附件2。該附件2是摘自于3GPP在2021年12月發布的TS 38.104 V17.4.0《NR :基站無線發射與接收(R17)》。注意,在E-UTRA的工作頻段號是以“B”開頭(band),而NR的工作頻段號是以“n”開頭(NR)。由附件可知,此規范中,FR1的工作頻段編號已從n1~n99(其中有些編號未啟用);FR2的工作頻段編號是從n259到n262共6個頻段,均用于TDD雙工模式。需要指出的是,在定義的FR1內的工作頻段,除用于FDD和TDD雙工模式外,與E-UTRA相比,NR又多了一種用于“SUL”工作模式的頻段,譯為補充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
附件2:3GPP TS 38.104 V17.4.0關于NR工作頻段的安排
欲詳細了解NR的SUL工作模式介紹的請進入。
三、NR的中低頻段
對于中低頻段,3GPP目前專門規劃了3.3 GHz ~4.2 GHz和4.4 GHz ~5.0 GHz兩個頻段,成為了5G NR的主力工作頻段。為此,3GPP在2018年上半年陸續了發布3GPP TR 38.813到3GPP TR 38.815來規范5G新無線(NR)的頻率范圍和其技術要求。
1、頻段號為n77和n78的頻段:3.3 GHz ~4.2 GHz
3GPP在2018年3月,發布了3GPP TR 38.813 V15.3.0《New frequency range for NR (3.3~4.2 GHz)》(R15版本)。該技術報告中規定了5G NR的新的工作頻段,其頻率范圍為3.3 GHz ~4.2 GHz。并在3.3GHz~4.2 GHz范圍內定義了兩個 NR 工作頻帶,頻帶編號分別為n77和n78。支持n78頻段的用戶設備(UE)不需要支持n77頻段。其頻段定義的范圍如下圖3-1所示;其頻段定義的內容如下表3-1-1所示,由表中知,該頻段使用于TDD雙工模式。UE的信道帶寬超集如下表3-1-2所示。
圖3-1:5G NR 3.3 GHz ~4.2 GHz的頻段范圍示意
表3-1-1:5G NR 3.3 GHz ~4.2 GHz的頻段內容要求
表3-1-2:UE的信道帶寬設置
2、頻段號為n79的段:4.4GHz ~5.0 GHz
3GPP在2018年6月,發布了3GPP TR 38.814 V15.0.0《New frequency range for NR (4.4-5.0 GHz)》(R15版本)。該技術報告中規定了5G NR的另一段新頻段,其頻率范圍為4.4 GHz ~5.0GHz。該頻率范圍主要是考慮到中國和日本國關于5G頻譜戰略和路線圖,如下圖3-2-1所示。
圖3-2-1:中國和日本國關于4.4GHz ~5.0 GHz頻譜規劃
鑒于此,3GPP TR 38.814 V15.0.0將4.4 GHz ~5.0GHz頻段編號定義為n79。其頻段定義的范圍如下圖3-2-2所示;其頻段定義的內容如下表3-2-1所示,由表中知,該頻段也使用于TDD雙工模式。n79的可用信道帶寬概述詳見下表3-2-2。
圖3-2-2:5G NR 4.4GHz ~5.0 GHz的頻段范圍示意
表3-2-1:5G NR 4.4GHz ~5.0 GHz的頻段內容要求
表3-2-2:n79頻段的信道帶寬
四、NR的毫米波段:24.25-29.5 GHz
1、背景
鑒于ITU-T對5G系統建議的主要適于的應用場景,如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和超可靠和低延遲通信(URLLC),這就需要比當前可用的更大的連續頻譜塊帶寬來實現這些應用。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較高頻帶的特性,例如較短的波長,將更好地使用先進的天線系統,包括多輸入多輸出(MIMO)和波束成形技術,以支持增強的寬帶。通過適當的監管規定以及改進的技術,充分和及時地提供頻譜對于支持IMT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為了促進全球漫游和規模經濟的好處,非常需要為這些系統協調全球頻段和協調的頻率安排。
為此,3GPP在2018年6月,發布了3GPP TR 38.815 V15.0.0《New frequency range for NR(24.5-29.5 GHz)》(R15版本)。之所以把毫米波(mmW)頻段規劃在24.5~29.5 GHz,是因為美國、歐洲、韓國、日本和我國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已宣布其“5G”頻譜策略和路線圖,頻率范圍是在24.25~29.5 GHz之間,作為部署NR商用系統的關鍵頻段,其各國的具體頻段規劃詳見下圖4-1所示。
圖4-1:24.25~29.5 GHz頻率段在相關國家的5G系統規劃
2、頻段定義
頻率范圍為24.25 GHz ~ 29.5 GHz的頻段圖示意如下圖4-2所示。在該范圍內定義了兩個頻段,一個用于26.5 GHz ~29.5 GHz,定義的頻段號為n 257,另一個用于 24. 25 GHz ~27.5 GHz,定義的頻段號為n258,它們明顯重疊 1 GHz,可以考慮實現規模經濟和早期設備可用性。NR作為一種技術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并利用各種頻譜范圍,但這兩個頻段在 FR2 中得到廣泛支持。其24.25 GHz ~ 29.5 GHz的頻段定義的內容如下表4-2所示,由表中知,該頻段也使用于TDD雙工模式。
圖4-2:5G NR 2 4.25 GHz ~ 29.5 GHz頻率范圍示意
表4-2:5G NR 24.25 GHz ~ 29.5 GHz頻段內的要求
3、信道編號和信道帶寬
適用于24.25 GHz ~ 29.5 GHz頻率范圍的 NR-ARFCN詳見下表4-3-1。頻率范圍為24.25 GHz ~ 29.5 GHz的同步柵格如下表4-3-2所示,其適用的全球同步信道號(GSCN)條目之間的距離由表中給出的<步長>給出,步長間隔為17.28MHz。
表4-3-1:24.25 GHz ~ 29.5 GHz頻率范圍的 NR-ARFCN
表4-3-2:24.25 GHz ~ 29.5 GHz頻率范圍內的SS柵格條目
基站(BS)和用戶設備(UE)信道帶寬和帶寬組合集的定義分別見于TR 38.817- 02和TR 38.817-01。通過使用 R15中的不同數據子載波間隔(SCS),捕獲它們以支持至少50MHz 作為最小信道帶寬并且高達400MHz作為FR2中的最大信道帶寬。為了將n257和258波段的相同要求應用于TS 38.101-2中的表5.3.5 -1,表4-3-3在下表的摘錄中突出顯示。
表4-3-3:24.25 GHz ~ 29.5 GHz頻率范圍的 NR信道帶寬
3GPP在國際上已率先定義了上述5G新無線(NR)的三段新頻率頻帶,為5G系統的推進和試驗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也為ITU在制定5G系統的頻率適于范圍及要求提供了借鑒。我國有關5G系統的頻率范圍規劃是與3GPP保持著密切的合作。
欲更多了解ITU-R有關IMT頻譜安排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我國有關5G系統頻譜安排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