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5026-2005《電信機房鐵件安裝設計標準》的要求,電信機房鐵架安裝方式應采用列架結構,并通過連接件與建筑物構件連接成一個整體。值得注意的是,該標準適用于非抗震設防區機房,對于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6度以上的機房,鐵架安裝應采取抗震加固措施,并要滿足YD 5059-2005《電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規范》有關規定。
一、電信機房鐵架平面設計要求
電信機房鐵架安裝平面圖應根據機房內的設備布置和工藝安裝要求繪制,并在圖中標明列架間、列架與建筑物間的相關尺寸及加固點位置,確定鐵架加固方式。YD/T 5026-2005分別給出了走線架式雙跨機房鐵架安裝平面示意(詳見圖1-1 和表1-1)和槽道式雙跨機房鐵架安裝平面示意(詳見圖1-2和表1-2);其兩種形式所使用的列架構件要求詳見表1-3;計算列架高度的要求詳見下表1-4,供工程設計時參考。
圖1-1:走線架式雙跨機房鐵架安裝平面示意圖
表1-1:走線架式雙跨機房鐵架安裝平面物料表
圖1-2:槽道式雙跨機房鐵架安裝平面示意圖
表1-2:槽道式雙跨機房鐵架安裝平面物料表
表1-3:列架的構件及要求
表1-4:列架高度計算的要求
二、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與加固要求
電信機房鐵架的各相關構件之間應通過連接件牢固連接,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并應與建筑物地面、承重墻、樓頂板及房柱加固。根據建筑結構理論,鐵架的安全穩固性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各構件間和各構件與建筑物的連接節點在構造設計上是否合理與可靠。為此,在實際工程中應確保各構件連接點處的可靠與牢固。
每機列的上梁、連固鐵和列柜(或立柱)三者間必須加固。列柜(頭、尾柜)、支撐架或立柱應與地面加固(對地加固或吊掛加固的樓板均應為現澆樓板)。未裝機機列應在空列兩端和中間設臨時立柱支撐,中間立柱間距應為2000~2500 mm左右。需要安裝的機架必須與列架上梁加固,且應與地面加固。
列架與機房側房柱(或承重墻)每檔必須加固一次。每檔宜有一列設備排列在側房柱和房柱之間,并采用“包柱子”方式與房柱加固;每檔至少設一根旁側撐鐵(或用上梁延長代替)與側承重墻或房柱加固。
連固鐵應與端墻或房柱加固。當列架分期安裝時,連固鐵的一端應在整檔處終端。若終端處為非承重墻或無房柱時,應適當設置支撐柱和加固撐梁,該加固撐梁應一端或兩端延長與側承重墻或房柱加固,然后將連固鐵與加固撐梁加固。應注意的是電信機房多為框架結構,其填充墻和隔墻一般為輕質材料(為非承重構件),為保證通信安全,實際工程中不應將鐵架的相關構件與建筑物的非承重構件連接加固。
根據機列長度,在相鄰兩機列間應設列間撐鐵與上梁加固,加固要求詳見下表2-1,同時要求末列列間撐鐵應與端墻加固。若端墻為非承重墻時,應適當設置支撐柱和加固撐梁,該加固撐梁應一端或兩端延長與側承重墻或房柱加固,然后將列間撐鐵與加固撐梁加固。
表2-1:列間撐鐵與上梁加固表要求
列走線架(槽道)安裝在機列上方。走線架寬度不宜超過機列的寬度,槽道宜與機列同寬;列走線架(槽道)應每隔1500 mm左右與列架上梁加固,其端部應與列端的連固鐵加固;對未裝機機列,應設臨時立柱支撐。
主走線架(槽道)宜安裝在機列的某一機架上方,中心線與該機架中心線重合,以便于部件選用,當分期安裝時,應以整檔終端;在端墻處主走線架(槽道)應與端墻加固,若端墻為非承重墻時,應設置支撐柱和加固撐梁加固或采用吊掛加固,加固撐梁應一端或兩端延長與側承重墻或房柱加固,然后將主走線架(槽道)與加固撐梁加固;主走線架(槽道)應采用連接件與每機列上梁加固。加固點間距大于2000 mm時,主走線架(槽道)應采取吊掛加固措施。
過橋走線架(槽道)宜安裝在相鄰兩機列的列間;過橋走線架(槽道)跨于機房兩側主走線架(槽道)之間時,應采用連接件與機房兩側的連固鐵和主走線架(槽道)加固。當加固點間距超過2000 mm時,應采取吊掛加固措施;對高度為2600 mm的設備,當機房凈高為3200~3300 mm時,過橋走線架(槽道)與主走線架(槽道)應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作垂直連接(為了滿足列架最高高度不大于3050 mm的控制要求),連接點處應采取吊掛加固措施。
在YD/T 5026-2005的附錄B中還分別給出了電信機房鋼制鐵架和鋁合金鐵架安裝加固示意詳圖,欲詳細了解的請詳見附錄,或者直接查閱附件,供有關通信工程技術人員查閱使用。
附錄:電信機房鋼制鐵架和鋁合金鐵架安裝加固示意詳圖
附件:YD-T 5026-2005《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設計標準》
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與電信建筑抗震設防標準要求相關,欲進一步了解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