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專用網
對于專用網與公用網的聯網是專指電話通信網絡間的聯網,即專用網是指的專用固定電話網絡。專用電話網尤其是在上個世紀,由于一是當初的公用電話網發展能力有限,二是有些單位特別是大中型企業(如油田、煤礦等)需要組建自己的固定交換網絡來滿足生產指揮通信調度之需要。因此,當初的國家郵電政策是鼓勵有條件有需要的單位建設自己的專用電話通信網絡,并且國家明確規定專用通信網是國家電信網的組成部分。因此,使得專用電信網絡的發展也有了相當規模,由于電話通信網絡的全程全網性,專用網與公用電信網間聯網勢在必行。鑒于此,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和電信用戶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國家電信網的整體效能,保障專用電信網與公用電信網間通信暢通,原郵電部制定了《專用網與公用網聯網的暫行規定》(郵部[1996]752號),信息產業部2001年發布了關于專用電信網與公用電信網聯網管理問題的通知,就專用電話網與公用電話網聯網有關問題作出了規范。
然而,隨著電信業務的不斷發展,尤其是移動電話業務的異軍突起,使得專用固定電話網絡的發展得到了掣肘,專用固定電話網絡的發展在近些年來嚴重萎縮,大中型企業的生產指揮調度系統也轉向如用集群通信系統等的多種通信手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公用電話網絡的能力和容量富裕充足,公用電話業務提供商利用自己富裕的容量為單位或企業搭建自己的專網或集團電話網,在資費上又給以特殊的優惠,這更使得專用電話網更加萎縮。這也使得專用電信網與公用電信網聯網管理問題相對不是很突出了。
2、原郵電部的暫行規定
由于在上世紀末期專用電信網絡的發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專用電信網絡與公用電話網絡的聯網管理日益突出,尤其是當初公用電話網絡是由郵電局獨斷專營。為此,當初的郵電部,為了維護國家公用通信網的完整性、統一性、先進性,保證專用網與公用網的通信暢通,充分發揮公用網和專用網的能力,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在1996年7月24日發布了《專用網與公用網聯網的暫行規定》(郵部[1996]752號),就聯網的原則、聯網的審批程序、聯網協議、聯網后的管理作出了全面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在暫行規定中的第三條,明確規定,本規定的專用網是指區域性專用電話網。區域性專用網定義是:一個單位自建的,供本單位以指揮調度為主內部使用的,具有兩個(含兩個)交換點以上內部相聯的在一個或若干個相鄰地市行政區內組成的電話網。同時第四條規定,專用網與公用網聯網是指相互實現全自動接續,即采用DID+DOD1的方式聯網。即相對于用戶交換機(專網交換機)的用戶都直接呼入與呼出,都不再聽二次撥號音。另外,第三十一條規定,大型工礦企業、黨政軍等部門自建的1000門以上的單臺交換機要求全自動入網時,參照本規定辦理。該暫行規定共6章,34條,其章名與對應的條數詳見下表2;欲詳解了解其條款內容的請查閱附件2。
表2:《專用網與公用網聯網的暫行規定》的章與條
附件2:《專用網與公用網聯網的暫行規定》(郵部[1996]752號)
3、原信息產業部的有關問題的通知
隨著專用網與公用電信網間聯網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加之公用電信網提供的多種網絡業務的發展,如IP電話網絡、陸地蜂窩移動電話、互聯網骨干網等,使得專用網有這些業務聯網的需求。為此原信息產業部在2001年11月30日發出了《關于企業專用電話網與公用電信網聯網有關問題的通知》(信部電[2001]870號)。主要就本地網范圍內交換機容量在3000門以上(含3000門)的企業專用網與公用網聯網的有關問題做出了規定,自發布之日施行。
該通知一共七條,包括實現全自動接續需要的碼號資源問題、相關資費問題(中繼線費用、通話費用等)、相關新業務的聯網問題等等,欲詳細了解條款內容的權利查閱附件3-1。另外,關于通話費用的收取標準,通知要求按照《關于調整大型工礦企業專用電信網與中國電信通信網關系及有關費用的通知》(信部電[1999]733號)執行(1999年8月18日發布,10月1日起實行),欲詳細了解信息產業部733號文內容的請查閱附件3-2。
附件3-1:《關于企業專用電話網與公用電信網聯網有關問題的通知》
附件3-2:《關于調整大型工礦企業專用電信網與中國電信通信網關系及有關費用的通知》(信部電[1999]733號)
4、專用網與公用網聯網費用
大家可以看到,專用網與公用網的連接稱之為聯網,而不像其他網絡那樣稱之為互聯。這是因為專用網的規模與公網的規模嚴重不對稱,專用網絡只是一種局部的電話通信網絡,而局部的專用電話網絡,要實現全程全網通信必須與公用網絡實現聯網。因此,專用網與公用網的聯網也不稱之為結算,專用網是要向公用網支付聯網費用的。
在《專用網與公用網聯網的暫行規定》(郵部[1996]752號)的第十二條明確了聯網的費用支付原則包括占用編號號碼資源的號碼占用費、除/入中繼線費、通話費等。《關于調整大型工礦企業專用電信網與中國電信通信網關系及有關費用的通知》(信部電[1999]733號)有對這些費用進行進一步的明確。
欲進一步了解我國電信網間互聯的管理機制與管理內容的請進入。